新華社濟南5月4日電(記者葉婧)“這段時間,咱棚裏的葡萄和草莓採摘特別火爆,每天都有上千人來採摘品嘗。現在‘鐵皮西紅柿’、聖女果也陸續上市了,‘五一’假期我們還推出了特色採摘和農家樂體驗活動。”大棚種植戶孔凡濤高興地説。
孔凡濤是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北城街道孔市村人。得益於當地借助特色種植推進農文旅融合,“孔市葡萄”成了“網紅”農産品,像孔凡濤這樣的種植戶也逐漸成為鄉村旅游的“服務員”。
“種葡萄和西紅柿本就收益不錯,加上特色採摘收入,一個棚的年收入十多萬元。”孔凡濤説。

和美鄉村宜居宜業,自然吸引游客紛至沓來。桓&縣華溝村位於山東“網紅”城市淄博的馬踏湖邊,一排排青磚白墻的中式建築林立,清新雅致的裝修風格讓人眼前一亮。當地借助生態優勢,建成民宿60處、改造農家院26處,既滿足了游客休閒旅游的需要,又開拓了農戶增收渠道。
山東馬踏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經理魏裔洪説,“五一”假期,馬踏湖景區新增了“巡湖夜游”項目。園區在供電部門的協助下,對景區內的燈帶、燈籠、路燈等設施進行了拓展升級,對橋下、湖面、道路、舞&的用電線路和設備接口進行了檢修維護,保障“巡湖夜游”項目的燈光運行。預計“五一”假期期間,馬踏湖景區接待游客12萬人次,實現旅游營收150余萬元。

春日賞花,“美麗經濟”在鄉村旅游中也佔據了重要位置。走進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拾花社玫瑰種植專業合作社基地,朵朵粉紅色玫瑰綻放枝頭,濃郁花香撲面而來,游客徜徉玫瑰花海,打卡拍照、採摘鮮花、做玫瑰餅、展廳購物……帶動玫瑰園畝均收益達5000元。
合作社負責人王心剛是從城市回鄉創業的“新農人”,在當地的政策、技術支持下開起了玫瑰園,打造了玫瑰小院。“游客玩累了可以在這裡歇歇腳,品嘗我們的玫瑰雞、玫瑰丸子、玫瑰粥等特色美食。假期游客多,每天都忙得腳不沾地。”王心剛説。

山東是農業大省,鄉村特色旅游資源豐富,棗莊石榴、菏澤牡丹、臨沭柳編等“土特産”都已成為當地旅游的亮麗名片。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介紹,為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山東不斷優化鄉村文旅産業布局,將村和片區作為基本單元,累計創建省級和美鄉村2500個、省級示範片區224個,打造鄉村旅游精品線路160余條。2023年,全省鄉村游客超過5.2億人次,消費額達到23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