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德州:“兩河牽手”,沿線皆風景-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4/29 17:25:58
來源:大眾日報

山東德州:“兩河牽手”,沿線皆風景

字體:

  穀雨之後,山東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越發生機勃勃,還呈綠色的桑葚果密集地挂在枝頭,甚是可愛。“不等果子成熟,林子裏游客就會多起來,騎行、露營、研學的都有。”4月24日,德百溫泉旅游小鎮總經理張春雨介紹,他們已經開始為“五一”假期作準備,對椹仙小鎮民宿重新佈置,古桑産業研究院展廳也新增了一些最新桑黃産品。

  這裡是中國樹齡最長、規模最大的古桑樹群,是山東省首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當地開發出了桑黃系列産品,擁有國內規模最大的桑黃培育、種植基地。幾天前,“夏津桑黃”以品牌價值20.17億元上榜中國食用菌區域品牌價值榜,居國內桑黃類首位。

  依託黃河故道古桑樹群,夏津縣推動産業、文化融合發展,文旅産業發展勢頭愈發強勁,形成了“春吃椹果、夏摘桑黃、秋觀桑葉、冬泡桑寶溫泉”的文旅康養發展模式。“德州正在實施‘兩河牽手’工程,夏津將繼續圍繞黃河故道的生態保護,進行桑産業全元素産品開發,加快‘農水文旅’融合産業發展。”夏津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李好雲&&。

  德州“兩河牽手”工程推進水系連通、文旅廊道、國家文化公園和重大旅游基礎設施等十大項目建設,形成“兩河引領、多點突破、串珠成線、全域貫通”的文旅發展新格局。

  齊河縣馬集鎮潘莊是工程南端起點,站在黃河堤頂路邊可以看到,白墻青瓦古香韻味的民宿、新修建的“兩河連通”景觀廊道極具特色,“黃河第一驛站”的標識分外醒目。“我們特地來到這裡看黃河沿岸風景,嘗嘗黃河大鯉魚,晚上還預訂了民宿。”為了避開“五一”出游高峰期,來自聊城的騎行游客提前來到這裡“打卡”。“我們鎮創新性提出游客集散、休閒垂釣、農耕研學和産城融合等4個板塊規劃建設,不僅帶動當地特色農産品走出去,還帶動外地游客走進齊河,真正做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馬集鎮鎮長張成強介紹,他們通過突出“兩河牽手”的形象內涵,優化提升文化廣場,對閒置民居進行改造,開發黃河風情特色民宿和游客中心,以順應鄉村旅游消費新需求。

  在“兩河牽手”工程的最北端,武城縣四女寺鎮的百畝花海同樣令人流連忘返。德州市以四女寺水利樞紐為核心,規劃建設集運河文化觀光、民俗體驗和孝德教育等於一體的9個特色文旅項目。而位於馬頰河畔的平原縣花園村“探花莊園”,擁有大面積天然生態濕地、千畝古老果園,是清代探花董訥的家鄉,村裏的特色民宿極具鄉間風情。

  記者了解到,目前德州市在建文旅項目47個,計劃總投資583億元,24個項目被列入山東省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名單。其中,投資120億元的黃河文化博物館群項目將於今年底對外開放;投資25億元的德之韻運河文化博物館群項目,將於明年建成開館,成為傳承運河文化的新地標。

  近兩年,德州市還大力實施景區改造提升工程,推動武城縣和夏津縣聯合打造5A級景區,黃河國際生態城入選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初選名單,“兩河文化主題游徑”獲評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兩河牽手”和“古風運河”兩條文旅廊道入選省級旅游風景道,為游客帶來高品質文旅新體驗。“德州將持續抓好‘兩河牽手’工程、文旅廊道建設和新興業態培育等重點任務,全面推動文旅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德州市副市長牟春雁説。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