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勞動者之歌|張偉:創新加工技術為火箭上天“解題” -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4/28 09:30:57
來源:新華社

築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勞動者之歌|張偉:創新加工技術為火箭上天“解題”

字體:

  新華社濟南4月27日電 題:張偉:創新加工技術為火箭上天“解題”

  新華社記者蕭海川

  2024年1月11日,山東煙臺海陽市附近海域。“轟隆”一聲,引力一號遙一商業運載火箭從海上發射船上騰空而起,成功將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刷新了全球運力最大固體運載火箭、我國運力最大民營商業運載火箭紀錄。

  現場觀看的人們爆發出陣陣歡呼,人群中的張偉也按捺不住心中喜悅,因為這是他第一次目睹裝配有自己參與生産的零部件的火箭飛向太空。“咱一個普通的産業工人,能為中國航太做一點兒工作,這是畢生的光榮。”時隔100多天後,回憶當時情景,張偉依然心情激動。

  張偉正在操作數控設備。新華社記者蕭海川 攝

  今年40歲的張偉,是山東煙臺海陽人,在當地的方圓集團有限公司建設機械二廠工作。入職公司22年來,他從一名中專畢業的學徒工,一步步成長為班組長、車間主任;所操控的機械設備,從價值數萬元的傳統機床變成造價數千萬元的鏜銑加工中心;所研制的零部件精度,從粗加工零件到誤差在0.01毫米的精密零件。

  對工作的熱愛和責任,支撐著張偉一路向前。

  2018年,公司接到一個棘手的訂單,要求生産用于海上鑽井平臺的大型泥漿泵殼,然而訂單設計的2600毫米加工深度,已超出當時公司最先進鏜銑設備的作業極限。面對挑戰,張偉和他的團隊毅然迎難而上。

  張偉(右二)與工友研究設定加工參數。(受訪者供圖)

  “工件橫置在臺面上,刀頭要深入內部進行切削。為實現規定的加工深度,我們自研1600毫米的加長鏜桿。但在這個長度下,刀頭會因自重下垂導致加工失準。”張偉説,為解決這個難題,他與團隊夜以繼日開展試驗,經過數十次材質、形狀的搭配測試後,最終順利完成生産任務、成功交付訂單,並為公司節省生産經費10萬余元。

  2023年,張偉與工友們又接到一個艱巨任務,為引力一號運載火箭加工推進劑箱體。“當見到待加工的箱體時,我就很佩服前端研究新材料的人員。箱體材料足夠薄,又相當有韌性,不同于以往接觸到的金屬材料。”張偉説。

  然而,新鮮勁兒過後,待加工的箱體卻給張偉出了個大難題:它不好加工。張偉説,以往的鋼、鋁、銅等材料都有相當的剛性,把工件固定在轉臺上勻速旋轉,控制刀頭就能穩定切出剖面。可新材料的剛性極差,固定在轉臺上就這裏凸一點、那裏凹一點,旋轉切削一圈就變得厚薄不均。

  在連續兩天無功而返後,張偉決定換一個思路。他和團隊不斷優化原有工裝的精度控制程式,遴選出合適的刀頭以貼合箱體材料特性,同時改進刀具的彈簧機構。一個多星期的技術攻關後,參數達標的箱體成功下線。

  在方圓集團有限公司建設機械二廠車間,“張偉工匠孵化工作室”成員孔令箭正在操作一臺數控車床。對工作嚴格負責、對工友熱心關照,是張偉留給孔令箭的印象。“我們有時候為了趕工期連軸轉,從崗位回到休息室,就發現他自掏腰包為大家準備了加餐。”孔令箭説。

  20多年來,張偉利用工余時間,通過自考獲得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大學專科學歷;發表技術性論文10余篇,在數控機床程式編輯和加工工藝優化方面頗有心得,運用宏程式編程方法解決多項加工難題。他還帶出30多位高徒,多人獲得海陽市五一勞動獎章。

  “大家叫我們‘金藍領’。得益于時代,我們得到更多支援、用上了更好設備。承擔技術重任、攻克更多難題,是我們産業工人義不容辭的使命任務。”張偉説。

【糾錯】 【責任編輯:丁宇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