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號小院,8號喊價3000元,還有沒有要加的了?”
“3000元三次,成交!”
4月19日上午,在山東青島膠州市裏岔鎮前蘆村的一個小院裏,一場別開生面的農家小院出租“叫行”大會吸引了眾多村民。
“叫行”是膠州方言,多用於指稱承包土地時進行議價的過程。“我們把村民閒置的房屋使用權面向社會進行‘叫行’拍賣,這次一共拿出了7套,沒想到才10分鐘就全部成交。”“叫行”場面的火爆令前蘆村黨支部書記劉汝江難掩驚喜。
前蘆村東臨山洲水庫,西靠廟子山,北臨萬畝林場,風光秀麗。在水庫邊上,幾座嶄新的房子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那是一處民宿,是這兩年通過改造村裏的閒置院落建成的,每年這個時節,來游玩住宿的人不少。”劉汝江介紹。
看到這種方式大有可為,村黨委班子動了心思。“我們村戶籍人口266人,但是常住人口僅78人,光閒置的房子就有41套。”在裏岔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劉汝江帶領村幹部迅速摸排了村莊閒置住房和村民的出租意向。
“多虧了鎮上從政策指導和操作層面上給予我們支持,包括用‘叫行’這個詞,也是想著讓這次拍賣更接地氣。”劉汝江説。在摸排後,由鎮級強村共富公司作為代表,組織出租方與承租方點對點洽談,探索長期租賃、自行裝修的“以租代買”路徑,也就有了此次“叫行”的舉行。
這次拍賣會,農戶將自家閒置房屋掛牌,根據面積、狀況不同,底價為一套房屋一年租金2000元或2300元,投資方採取“叫行”的方式選擇中意房屋後,簽訂三方協議。其中,底價歸農戶所有,拍賣高出部分成為村集體收入。租賃期10年起步,具體與農戶協商確定。
“本來今天沒想著一定要拍,進村的時候看到路兩側的房屋和野花,感覺心情豁然開朗,再加上價格也合適,我拍了3套,打算好好收拾一下,搞個拓展基地。”參與了本次拍賣的趙靜説。
行走村中,41套閒置房屋門口都被貼上了號牌。“未來,我們還要繼續舉辦‘叫行’大會,爭取把剩餘閒置房屋都租賃出去。”劉汝江&&,前蘆村還計劃配套實施道路、基礎設施等提升工程,與周邊村莊聯合,打造集餐飲住宿、休閒娛樂於一體的特色民宿聚集區。
“這次‘叫行’是我們解決農村閒置資源整合難、利用難問題的一次嘗試,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實施黨建引領‘增收共富’行動,探索更多方式來盤活農村閒置資源和剩餘勞動力,激發農村集體經濟活力,促進農民增收。”裏岔鎮黨委書記孔浩説。(本報記者 劉艷傑 本報通訊員 李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