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起步區橋隧建設加速黃河兩岸融合-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4/25 15:40:52
來源:大眾日報

濟南起步區橋隧建設加速黃河兩岸融合

字體:

  4月16日上午,濟南公交K260路駕駛員魏東駕駛公交車從桑梓店公交車車場出發,朝着終點站濟南動物園平穩行進。自線路開通後,魏東便一直在這條線路上開車,他是黃河北變化的見證者。

  2021年9月29日,“萬里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濟濼路隧道通車,這是我省首條穿越黃河的隧道,從這裡開車穿越黃河只需5分鐘。一個月後的10月29日,濟南公交開通了K260路公交線路,該線路成為“萬里黃河第一隧”通車後的首條公交線路,從桑梓店公交車車場運行至濟南動物園。

  提起開通首日的情景,魏東記憶猶新。“當天大批市民專門乘坐公交車來體驗這條新開通的隧道,隧道內漂亮的星空頂引得乘客們紛紛拍照留念。”

  公交線路的開通不僅縮短了黃河南北的物理距離,更重要的是逐漸縮短了市民對黃河北岸的“心理距離”。“隨着濟南起步區不斷建設,乘客也大多成了起步區的居民,K260路成了他們到黃河南岸走親訪友、打工游玩的首選線路。村民出門就能坐上公交車,不到半小時就能到達市區,非常方便。”駕駛員張玉奇説。

  “K260路公交線路開通以來,穿越濟南黃河濟濼路隧道共計97000余次,行駛里程201萬餘公里,運送乘客161萬餘人次。可以説,K260路公交線路見證了濟南起步區從‘起步’到‘起勢’的蝶變。”濟南公交集團北部公司一隊副書記徐鵬深有感觸。

  公共交通的發展得益於近年來濟南市跨黃通道的建設。《濟南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提到,濟南市高標準規劃建設沿黃大通道,加密跨黃通道,大力推動跨黃橋隧建設,促進黃河兩岸交通布局優化、銜接成網。

  從2018年開始,黃河濟南段的齊河黃河大橋、青蘭高速黃河大橋、長清黃河大橋、石濟客專公鐵兩用橋陸續通車。特別是濟南起步區獲批建設以來,濟南市跨黃通道建設速度明顯加快,2021年濟南黃河濟濼路隧道、2022年濟南黃河鳳凰大橋建成通車。

  新城崛起,交通先行。起步區發展第一步就是要突破黃河阻隔,通過跨黃通道加速兩岸融合,形成“橋隧起步開新局”的氣勢。“濟南起步區範圍內已規劃跨黃通道19處,同時根據未來發展需求,將謀劃加密至21處。”濟南起步區管委會建設管理部部長鄭兆宇説。

  4月17日,記者在建設中的濟南黃河大橋復線橋看到,銀白色的主塔高聳在黃河之上,大橋橋面也已經完工,西側則是車流滾滾的濟南黃河大橋老橋。記者從濟南城市建設集團獲悉,截至4月中旬,大橋的主橋下部結構全部施工完成,主塔封頂,主橋完成合龍,施工方正根據項目推進情況適時開展道路及綜合管線遷改施工。

  其他跨黃通道也在順利推進中。截至4月中旬,濟南航天大道穿黃隧道工程(I期)項目施工(1標段)東岸始發工作井及明挖段圍護結構順利封閉,接下來將進行基坑開挖及主體結構施工。濟濼路穿黃北延隧道項目南岸明挖段主體結構施工完成,水庫北岸接收井主體結構完成。機電安裝已進場,正在進行隧道機電安裝樣板段施工。

  記者從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獲悉,今年濟南市將加快黃崗路隧道、航天大道隧道、黃河大橋復線橋等10條跨黃通道建設,年內啟動奧體西跨黃通道、鵲山複合橋兩條跨黃通道。濟南城市建設集團的信息顯示,在建的濟南黃河大橋復線橋和濟南黃河齊魯大橋計劃年內通車。

  濟南市域183公里黃河上,濟南共規劃跨黃通道34處。這些橋隧建成後,濟南市中心城區範圍內跨黃通道平均2.5公里1處,起步區範圍內平均約2公里1處,跨黃通道建設密度將與南京、杭州、上海等擁河發展城市相當,助推濟南市從“大明湖時代”向“黃河時代”闊步邁進,為濟南市深入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加快省會“北起”、助力濟南起步區全面起勢提供強力交通支撐。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