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莒縣夏莊鎮:小茶葉“鏈”動大産業-新華網
山東頻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4/24 16:00:46
來源:莒縣融媒體中心

日照市莒縣夏莊鎮:小茶葉“鏈”動大産業

字體:

“家人們,今天分享的是我們浮來青的綠茶茶點,原料採用的是綠色無公害的有機茶,酥脆可口,甜而不膩,需要的可以下單咯!”近日,在位於日照市莒縣夏莊鎮的浮來青集團,副總經理王愛梅正在直播間介紹新品。

眼前的直播&上,綠茶麵條、綠茶餅乾、含有茶葉提取物的洗護三件套、綠茶味的牙膏……琳瑯滿目的茶葉衍生品,讓人看的眼花繚亂。“我們研發的十多個綠茶系列産品,不僅線上賣得火,來旅游的客人也很喜歡,例如這種綠茶麵條已經銷售了三噸多。”王愛梅説。

如何用“一片葉子”擷綠換金、實現茶葉價值的多重變現?浮來青集團圍繞“茶葉+”做文章,不斷延伸茶旅融合、茶産融合産業鏈,打造集旅游、康養、研學、拓展、酒店等於一體的“茶旅情緣”品牌。

“我們主打的特色就是茶文化,游客可以走進茶園體驗採茶,親手制茶烤茶,品嘗茶美食,感受茶藝魅力,全方位了解茶文化,現在我們年接待游客量在30萬人次以上。”王愛梅説。

作為山東省人民政府確定的山東省北方茶葉高科技示範園,也是夏莊茶産業的龍頭,浮來青集團有着1870畝有機茶園。近年來,公司在種植良種化、茶園生態化、管理標準化、産品有機化等方面下大力氣,並實行“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輻射帶動周邊22個村發展茶園6000畝。

“公司聯合周邊村成立了茶葉合作社,實行統一田間管理、統一鮮葉收購、統一茶葉加工、統一幹茶銷售。”王愛梅介紹,茶葉合作社實施防偽溯源智慧管理,“一茶一碼、一碼溯源”,既保證茶葉品質,又能助農增收,雙方實現共贏。去年浮來青集團年産幹茶30噸,産值達到3000萬元。

夏莊鎮是“南茶北引”最早的試點之一,原臨沂地區茶葉試驗研究站就曾設立在這裡。歷經60年發展,夏莊鎮茶産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從多到優的精彩蝶變。

昔日的黃土地變成了青山茶園,一片小茶葉帶給村民的是青山變金山、日子越來越紅火。

清明見芽,穀雨見茶。天濛濛亮,在夏莊鎮小窩疃村,成壟成片的茶園裏就開始熱鬧起來,茶農們正忙着採摘今年第一茬露天春茶,一雙雙巧手在枝葉間舞動,嫩嫩的茶芽裝滿茶簍。

“現在一芽一葉是100元一斤,一芽是200元一斤。”據小窩疃村黨支部書記楊樂日介紹,由於緯度高,休眠期比較長,夏莊茶葉的獨特品質就是葉片厚、耐沖泡、板栗香、滋味濃。

“家有小茶園,不缺零花錢。我栽了8畝茶園,去年純收入12萬元,畝均收入1.4萬元左右。”楊樂日介紹,小窩疃村現有耕地1000畝左右,其中發展茶園600多畝,家家戶戶靠一片茶葉鼓起了腰包。

近年來,夏莊鎮持續加大對茶産業的扶持力度,招引三個省級農業開發項目,投入資金900余萬元,建設優質綠茶基地,並探索成立茶業發展聯盟和茶業聯合黨支部,通過聯盟和黨支部加強對茶業發展指導和規範,引領夏莊綠茶産業化、規模化不斷提檔升級。

如今,綠茶已經成為夏莊鎮響噹噹的名片,全鎮茶葉品牌有浮來青、臥龍青、莒州青、禦王青、禦鍵青、世海春、茗蘭春、沂峰、宏德等60多個。目前全鎮共有茶園7000余畝,28個村種植茶葉,8家茶企通過SC認證,鎮域農民茶葉合作社發展到25家,全鎮年産成品茶500噸,産值1.7億元。

“下步,我們將重點圍繞發展現代茶産業的目標,大力推進標準化生態茶園和標準化茶廠建設,加快推進三産融合發展,發展精深加工,延長茶産業鏈條,持續做大做強茶産業,為農民致富增添動力。”夏莊鎮黨委書記倫智傑&&。(管仁婷 孫業勇)

【糾錯】 【責任編輯:夏莉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