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天的濟南,百花綻放,繁花似錦,賞花踏青正當時,“出門俱是看花人”,鮮花經濟的熱度持續攀升。連接“詩和遠方”的花經濟,也承載着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近年來,得益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文化底蘊,濟南的花卉産業正在實現跨越式發展,從傳統的種植、銷售,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涵蓋育種、研發、種植、加工、銷售、展覽等多個環節的完整産業鏈。這一轉變不僅提升了花卉産業的附加值,也在源源不斷地轉化新質生産力,為濟南的經濟發展注入澎湃新活力。
綻放“花經濟”,最大限度地把“顏值”轉化成“産值”,推動全産業鏈生態蓬勃發展,濟南可謂是巧用“花心思”、下足“花功夫”。
1
賞花經濟別樣紅
進入3月,濟南便以花為媒,緊鑼密鼓地布局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推動花卉産業與旅游、文化、農業等領域深度融合,讓“賞花經濟”別樣“紅”。
3月22日,“泉在濟南·共賞春花”2024濟南花朝節在大明湖景區盛大開幕,千佛山、動物園、泉城公園、濟南植物園等10個分會場同步啟動。漢服大賽、帳篷文化節、“花間宴”、花朝市集、非遺市集等“花項目”精彩紛呈,不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賞,更解鎖了“花消費”的新模式。
而在商河縣,第九屆踏青賞花文化旅游節的成功舉辦,也為當地經濟帶來了可觀的收益。據統計,本屆文化旅游節累計接待游客42萬人次,不僅推動了餐飲、民宿等産業的發展,也豐富了農村經濟業態,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4月5日,鋼城區的第二屆梨花旅游文化節開幕,賞梨花、品美食、購農産品、看書畫展、體驗梨園·秀空間……活動精彩紛呈,充分滿足了市民游客全天候、多樣化、多業態旅游需求。26日,2024玫瑰産品博覽會暨玫瑰文化藝術節將在平陰縣“芳蕾·玫瑰花鄉”景區啟動,演出類、民俗類、體驗類、游園類、文體類五大活動板塊,將充分發揮平陰玫瑰特色資源優勢,促進玫瑰産業合作交流,深化特色産業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打造以玫瑰為主題的文旅融合消費新熱點。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玫瑰文化藝術節期間,平陰縣還將開展玫瑰特色産品展示展銷、電商直播等活動。在濟南老商埠、恒隆廣場、印象濟南·泉世界、長清大學城等地開展産品展示展銷,實現以展促銷,助力經濟發展。通過線上展示引流、線下旅游促銷的形式,打造市區與縣城聯動、線上與線下互動的生動局面。
2
“花藝”之路別樣新
在濟南的多個花卉市場,記者看到,色彩繽紛的鮮花受到了各年齡層消費者的喜愛。他們或選購一束束鮮艷的玫瑰,或挑選一盆盆生機勃勃的綠植,用來裝點自己的生活環境。花卉消費已經從節日特定的行為逐漸轉變為一種日常生活方式,顯示出消費者生活品質的提升和花卉市場的巨大潛力。拼多多&&數據顯示,近兩年消費者對品質鮮花、高端品種和品類的需求快速增加;從消費群體來看,年輕人、女性人群成為鮮花線上消費主力軍,對鮮花的購買節點也從“節日化”趨向“日常化”。
“趵突泉南,老舍門前,院有清泉,百花爭先。”在濟南的一處小巷裏,聞着花香遇到一家花店,推門而入竟別有洞天。老闆李榮虎介紹,這是一家新花店,而這裡的“新”其實有多層含義。
2022年,李榮虎從濟南一家互聯網公司離職,決定自己創業時,儘管對花藝一竅不通,但還是選擇開了一家花店。“我們跟傳統花店不一樣”,李榮虎介紹,首先在選擇店面時,其實沒有過多考慮位置和人流量,“當時網上流行改造院子,出現了很多爆款短視頻,於是我們就把花店搬進了四合院裏。”在社交&&記錄花店改裝的過程,“花店開業前,已經從新媒體端獲得了不少關注,院子裏還設計了很多巧妙的小場景,開業後有很多年輕人慕名來店裏拍照打卡。”
線上引發關注,為線下引流,隨着更多人來打卡,又進一步增加了新媒體端的熱度。李榮虎介紹,僅用2個月的時間,第一家店在新媒體端就做到了本地鮮花品類的第一名。
帶着初次嘗試的經驗,李榮虎對濟南的這家門店也進行了升級,計劃在“五一”假期前重新對外營業。借助做新媒體時的爆款思維,李榮虎這次也設計了名為“背花”的單品,將作為新店開業的引流款,“藉&假期旅游的熱度,我們設計了一款便攜式竹籃,搭配了色彩斑斕的花束,手寫的‘濟南’便簽又帶有鮮明的城市特色,可以作為拍照工具。”
在李榮虎看來,“花經濟”得有東西賞,也得有東西帶走。而持續不斷的創新能力,一方面要和互聯網結合,另一方面要抓住年輕消費群體。“高顏值、新事物,又可以提供輕鬆的參與感。”他&&,花店像是一個減速帶,給年輕人提供了一個可以表達情感的地方,“在這裡實現情緒價值的轉化。”
對於濟南的花藝市場,李榮虎也深入做了調研,“近兩年,濟南市場的購買力正在逐步提高,主要集中在濟南東部,我們目前30%到40%的客戶是在東邊。”但借助新媒體和全城配送,李榮虎花店的擇址並不受位置限制。而且依託濟南對周邊市場的輻射,他下一步還將增加培訓業務,“不是純粹講花藝,而是分享我們運營新媒體打造花店的實踐經驗。”
接下來,5月即將迎來鮮花市場的旺季,依照李榮虎的規劃,每個月都將設置一個主題,相應推出主題産品,“多‘埋’爆點,多與文化結合。”他和團隊正在考慮如何用花束呈現“四面荷花三面柳”,“要做一束可以代表濟南的花,不妨期待一下。”
3
産業鏈條別樣長
日前,商河一家公司的蝴蝶蘭鮮切花陸續發往日本,實現了我市花卉出口零的突破。“首單”背後,濟南商河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依託溫泉花卉谷項目,串起了一條“花經濟”産業鏈。這裡不僅有種植基地,還有濟南花卉産業研究院和濟南溫泉鮮花港,覆蓋了從花卉培育到第三産業的全鏈條。
在前端,研究院收集保護紅掌品種68個、蝴蝶蘭品種50個、繡球品種56個,雜交實驗篩選出蝴蝶蘭新品係8個、兜蘭新品係6個,推廣種植繡球抗性品種11個,實現花卉種質資源的標準化管理、創造性轉化、適宜性推廣;在後端,鮮花港裏有商業街區和花博會展中心,將打造花卉新零售街區、電商物流中心、品牌花卉服務展示中心等板塊,花卉超市、花卉文創、花藝設計培訓、婚紗攝影、住宿餐飲、會議培訓等業態都會在這裡聚集。
據介紹,經過多年發展,商河花卉已經拿下了多個“全國第一”,溫泉花卉谷項目的實施,使商河花卉年産值增加5.1億元,帶動服務業收入2億元,為1000餘人提供就業崗位。目前,已投産的兩處種植基地已經看到了每年3億元的産值增收,為濟南花卉産業帶來了巨大收益。據介紹,溫泉花卉谷整個項目不僅包含了兩個種植基地,還有濟南花卉産業研究院和濟南溫泉鮮花港,是一處從花卉培育到第三産業全鏈條覆蓋的“花經濟”綜合體。
在平陰,玫瑰是一張重要的經濟名片,玫瑰産業遍地開“花”。
山東惠農玫瑰股份有限公司的化粧品車間,水、乳、霜、面膜、彩粧生産線,過程完全自動化,化粧品年産能預計可提升至5000噸以上;華玫生物科技公司率先採用超低溫冷凍乾燥技術加工凍幹玫瑰,推向市場後供不應求,打破了玫瑰深加工行業的技術壁壘;芳蕾玫瑰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光電微波低溫乾燥和真空低溫循環乾燥技術,能在真空負壓狀態下烘乾玫瑰花,達到最鮮艷的幹化狀態,顛覆了行業傳統的生産方法,帶來了玫瑰花茶的新變革。
據悉,目前僅玫瑰鎮就擁有40余家玫瑰生産加工企業,其中國家級林業龍頭企業1家、省級林業龍頭企業8家、市級農業重點龍頭企業12家,“平陰玫瑰”地標品牌價值達31.75億元,綜合産值達60億元。
加入濟南元素,打造爆款花束。
4
産權專利別樣香
在深加工産品領域,濟南的花卉産業同樣不甘示弱,醫藥、化工、食品、香料、美粧等産品層出不窮,不僅體現了我市花卉産業的科技含量,也提升了産品的附加值。
“我們依託自主研發的‘一種玫瑰花産業化凍幹生産系統’專利,在零下40攝氏度的環境中,直接將玫瑰花細胞壁中的細胞液進行冷凍析出後,經過低溫烘乾裝置將玫瑰花進行烘乾定型。”山東華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副董事長張吉方告訴記者,利用這種專利技術,能夠很好地保障乾燥産品的品質、顏色、外觀形態等,而且幾乎全部保留玫瑰花中的有效成分,成為後續玫瑰花深加工産品理想的原材料。
每年4月,平陰縣就會上演一場盛大的自然盛宴。陽光下,如絲如綢的重瓣紅玫瑰次第綻放,花香瀰漫全城。歷經1300多年的歲月沉澱,這朵與荷花並稱為濟南市“市花”的玫瑰,從花蕾到花冠,到花餅,到精油,到化粧品等形成美麗的“産業鏈”,並依託一個個高價值專利不斷“升級換檔”。
玫瑰花期短,新鮮玫瑰在保存、使用、運輸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限制,如何讓花留住香,最大限度綻放價值?關鍵領域專利技術的突破,讓玫瑰花打開了“市場空間”。“我們開闢了凍幹技術在花茶領域新的應用,成功研製凍幹玫瑰鮮花茶等多種新款玫瑰産品,為現有的玫瑰深加工行業進行技術升級與突破。”張吉方説。
關鍵的第一步邁出了,但如何研發出適合深加工又保留平陰玫瑰特質的專利技術,成為企業需要攻關的難題。張吉方説,依託此工藝開發的一整套系統,能夠確保在玫瑰鮮花運達車間後,20分鐘內完成分選、上線生産工作,最大程度保持玫瑰鮮花形狀、顏色、活性成分、天然香氣、營養成分。並且,在此技術上又研發出低溫熱泵乾燥生産線及工藝。
在張吉方看來,“研發創新是企業的生命線,知識産權保護運用則是企業成長的‘活水源’。”為了在玫瑰加工領域取得技術突破,企業與多所高校、科研院所進行合作,成立聯合研發中心,開展多項食品領域産學研合作,加速高價值專利成果的創新、運用和落地。截至目前,在相關領域獲得專利60多件,依託專利技術建成國內先進的大型凍幹生産線6條。
如何讓“花經濟”“花品牌”在新的時代更加芳香四溢?政府部門主動而為、向新而行。平陰縣重點打造地理標誌産業大數據中心,依託物聯網、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打通種植、采收、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數據,鎖定玫瑰産品品質管控責任主體,既為“平陰玫瑰”地標産品提供線上動態質量監管能力,也實現消費者對産品信息的實時掌握,大大提高平陰玫瑰地標産品數字化品牌形象。在省、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産權局)支持指導下,平陰縣市場監管局立足職能,充分發揮專利、商標等知識産權綜合保護效能,指導企業自覺規範專用標誌使用、加大創新力度,強化品牌建設。
從鮮花市場的火熱,到花的初加工、深加工産品,再到産業鏈的完善布局,濟南的“花經濟”正在逐步走向成熟,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新亮點。通過全産業鏈的協同發展,濟南的花卉産業正在實現從量的擴張到質的提升,為城市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未來,濟南將繼續深化花卉産業的改革和創新,推動花經濟全産業鏈生態的高質量發展,讓“顏值”更好地轉化為“産值”,讓“美麗經濟”持續為城市的繁榮和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