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奔赴讓更多濟南元素火出圈-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4/22 10:57:28
來源:濟南日報

雙向奔赴讓更多濟南元素火出圈

字體:

  近日,“泉”在濟南過五一掀起宣傳熱潮,貓貓寺、把子肉、小動物、對詩歌、打摜蛋……從美食到文化再到娛樂,濟南將特色元素和大眾元素融合,政府搭起了宣傳&、商戶站上了展示&、游客來到了觀賞&,火起來的不僅僅是産品本身,還進一步觸發大眾了解濟南的熱情、商戶多元服務的靈感。

  這不,環聯夜市借力全市宣傳開展“王婆説媒”活動,讓濟南夜經濟更有知名度;“貓貓寺”的貓貓火出了圈,四門塔的文化也讓更多人熟知;大明湖對詩活動在網上熱度高,關於大明湖的詩詞和簪花圍也火了……

  “泉”在濟南過五一宣傳就像酵母,激發、活化出更多“濟南元素”進入大眾視野,也讓更多游客愛上濟南、涌入濟南。

  錦鯉“游”動鄉村

  種質呈現新質

  乘着“泉”在濟南過五一宣傳的東風,歷城區唐王街道錦鯉産業園開展了參觀游學活動。

  “去年‘五一’期間來産業園參觀的人數粗略估計就有好幾千人,當時我們才剛開園一年,今年‘五一’來參觀的人估計還要更多。”園區相關負責人許健介紹,“我們當前籌劃着繼續建設一個游學研學體驗中心,建成後可以幫助更多游客了解泉城的錦鯉文化。”

  很多外地人了解濟南是通過唐王的大白菜,殊不知唐王的錦鯉也很出名,其産業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40多年前,全市很多水系和水族館中的錦鯉,便來自唐王。這些錦鯉憨態可掬,被游客稱為“小豬鯉”。如今,隨着鄉村産業發展日漸興隆,錦鯉也帶着游客“游”回了唐王,同時也將街道很多代表濟南鄉村振興的成果呈現給游客。其中就包括該街道目前正大力發展的農業“新質生産力”——種質産業。

  該街道計劃依託轄區內的奧克斯奶牛繁育與高效擴繁示範基地,打造研學項目路線。在研學中,學生和游客可以見到國內單體最大的封閉式恒溫牛舍,還可以看到奶牛自動化擠奶設備。據悉,該基地“五一”開園後將進一步擴容研學空間,讓更多游客以“面對面”的方式了解濟南種業的尖端科技。

  除了錦鯉産業園和奧克斯奶牛繁育基地,唐王街道還籌劃了多條旅游線路。從生態田園康養,到河畔休閒體驗,再到農耕科普研學,多條文旅線路串聯起了全街道各個産學研基地和文物古跡,積極打造鄉村田園研學好去處。同時,每條線路上“村晚”、鄉村文化旅游節、群眾小劇小戲專場演出交替登場,給游客呈現一個濟南味兒十足的美麗鄉村。

  曲山藝海精妙

  非遺傳承厚重

  “泉”在濟南過五一對於把子肉的宣傳,將市中區老商埠的熱度帶得更熱了。記者採訪了解到,借助這一波宣傳熱度,該區將在“五一”期間推出江湖藝社傳統曲藝節目,讓濟南精妙絕倫的曲山藝海亮相給更多游客。

  據悉,20世紀60年代,濟南市區有8個曲藝團,演職人員達260人。曲種有山東大鼓、山東琴書、山東快書、西河大鼓、樂亭大鼓、京韻大鼓、梅花大鼓、河南墜子、竹板書、數來寶、單弦、相聲、評書等。當年,曲壇泰斗如侯寶林、高元鈞、駱玉笙、馬三立等,都曾在濟南登&獻藝;評書泰斗傅泰臣、鼓詞名家謝大玉、北路山東琴書創始人鄧九如、山東快書楊派創始人楊立德、相聲大師孫少林、河南墜子錶演藝術家郭文秋、西河大鼓表演藝術家張立武、全國八大評書名家之一劉延廣、山東琴書表演藝術家姚忠賢、山東快書表演藝術家周弘等,都是在全國叫得響的曲藝名家。

  濟南曲藝一直保持着較高的演出水平,是過去全國“三大曲藝碼頭”之一,在相聲界留下了“北京學藝,天津練活,濟南踢門檻”的説法。

  “五一”期間,位於市中區的江湖藝社將“好戲不斷”。

  濟南江湖藝社相聲劇場自2017年11月9日開業以來已有六年多的時間,位於融匯老商埠北側沿街。江湖藝社的班主王超是地地道道的濟南人,六歲時便到北京學習雜技,後來在機緣巧合下認識了金文聲先生,就拜師轉行做了曲藝。王超一直希望能在濟南本土建立一個相聲園子,弘揚濟南的曲藝,開拓濟南的曲藝市場。

  王超&&,濟南老的曲藝碼頭就在老商埠附近,這裡是濟南經濟文化的發源地,作為老城區的中心有着積澱百年的文化底蘊。建立江湖藝社主要是有一種情懷在裏面,將原來老商埠一些“撂地兒的文化”重新撿起來,讓觀眾根據一場場節目去了解老濟南曲山藝海的過往。

  “我們在傳承每一項技藝的時候,一定要嚴謹。”王超説,觀眾不可能花錢去看不值錢的東西,專業水平達不到,觀眾就不會花錢買票來看。對此,相聲大師侯寶林説過,大家為什麼都在送票,是因為票賣不出去,而賣不出去是因為“活兒”不到位。“過去的相聲給人的一種感覺是老一輩喜歡的東西,但是江湖藝社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年輕的朋友喜歡、了解相聲。”王超告訴記者,江湖藝社如今每天來的觀眾大多數都是“90後”甚至不乏“00後”。王超&&,他們表演節目、説一個段子,能把大夥逗樂了,那一瞬間比賺多少錢都開心、都高興。

  古塔泉水秀美

  春花瓜果飄香

  近日,南部山區的“貓貓寺”借助“泉”在濟南過五一宣傳火出圈,很多人慕名而來,為的就是親眼看看、親手“擼擼”這些“網紅貓”。其實“貓貓寺”就是濟南的

  四門塔景區,而藉&“貓貓”的熱度,南部山區也將景區內這座隋代石塔的歷史,以及景區內的文物一併宣傳出去,讓游客更加了解濟南的文物古跡。

  趁着這波宣傳熱度,南部山區啟動了2024年“源味南山·南山好時節”系列活動。

  記者採訪了解到,“源味南山·南山好時節”系列活動將持續一整年,囊括了賞繁花、品美食、摘瓜果、感文化、尋名泉、住美宿、游村居、自駕游、體驗體育賽事、探尋革命遺址等10項活動。

  隨着氣溫升高,南部山區的杏花、桃花、迎春、連翹、櫻桃花次第開放,目前南山好時節系列活動率先啟動的就是“南山好‘花’季”賞花活動。為此南部山區整理了賞花地圖和路線,還將在賞花點開展一系列小活動,豐富游客賞花行程。該活動將從4月一直持續到11月。

  賞花活動開始後不久,5月份系列活動中的“南山有好‘果’”採摘活動,便會隨着南山富硒大櫻桃的成熟啟動。該活動從5月一直持續到11月,將先後推出柳埠大櫻桃、錦繡川金銀花、柳埠禦杏、錦繡川蜜薯、農民豐收節、西營高光效蘋果、柳埠菊花等18個採摘節。

  “源味南山·南山好時節”系列活動中的賞花活動率先啟動。

  記者採訪了解到,“源味南山·南山好時節”系列活動是南部山區在去年南山系列採摘節基礎上的“升級”活動。此次系列活動不僅依舊保留了去年游客市民的“口碑”採摘活動,還拓展了賞繁花、品美食、住美宿、游村居、探尋革命遺址等10項活動,讓游客不再僅從農産品這一個切口了解南山,還能從泉水、鄉村等多個元素和角度,全方位深度體驗南部山區的生態之美、鄉土民情、泉水文化、紅色精神。該活動也為南部山區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成果推薦和展示提供了機遇和&&,同時也是農文旅發展的一次深度融合。

  據了解,近年來,南部山區立足生態優勢,賦能鄉村振興,不斷將優越的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發展優勢,不斷增加農産品價值、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也成為濟南踐行“兩山”理念的一個代表。此次活動,推動塑造了南部山區“一個好時節、十項新體驗、多彩新生活”的旅游新形象,也將更多游客帶進濟南的綠水青山之中。

  九曲黃河壯美

  鼓子秧歌磅礡

  依託全市“泉“在濟南過五一活動,濟陽定位“樂享濟陽歡樂go”活動主題,打造“3+N”工作品牌。

  “3”即按照全市部署的3個重點,打造一批以小動物為主題的網紅場景,推出一批以詩詞文化為主題的特色爆點,推介一批以把子肉為主題的美食産品。“N”即N個濟陽特色品牌,包括黃河岸邊3萬公頃的林地綿延悠長,能夠感受“九曲黃河萬頃綠”的獨特景觀;爽脆多汁的曲堤黃瓜等特色果蔬;氣勢磅礡的鼓子秧歌、古樸大氣的濟陽黑陶、精美實用的濟陽鉤繡等非遺之美等。

  濟陽區垛石番茄讓游客讚不絕口。

  通過“3+N”的工作品牌,該區將廣泛宣傳推廣濟陽城市名片、展示濟陽形象、講好濟陽故事,不斷提升城市吸引力、開放度。

  為了讓游客玩得開心、玩得盡興,濟陽籌備開展“好味知濟樂享濟陽”“童行向北樂享濟陽”“聚力領跑樂享濟陽”“全民燃動樂享濟陽”“仲夏約惠樂享濟陽”等五大類30余項主題活動。

  其中,“濟陽@黃河”2024春季“魯躍杯”濟陽區首屆半程馬拉松,目前來自全國各地報名參賽的人數已超過3000人;舉辦第十七屆仁風西瓜瓜王評比大賽,讓游客在富硒西瓜種植基地享受鄉村田園的風光,感受豐收的喜悅;開展歷史文化、生態農業、特色工業等主題研學活動,到龍格黑陶藝術研究院動手體驗黑陶製作,到濟水韶音博物館行孔子拜師禮,“游”“學”相結合……

濟陽區氣勢磅礡的鼓子秧歌。

  通過一系列活動,濟陽致力於營造3大引流場景:

  營造消費場景。依託轄區旺旺、統一、康師傅、邁大、金曄等知名食品企業,開展工業研學、組織食品展銷等,打造美食消費場景,帶動企業營收;另一方面,通過廠家補貼、讓利抽獎等方式,整合全區知名家電、汽車、優質百貨企業開展促消費活動,讓市民群眾獲得更優質、更實惠的購物體驗。

  營造文旅體驗場景。積極謀劃開展各類文化、旅游、商業、體育活動,比如啤酒音樂節、馬拉松、青歌賽、非遺展、消費節等,讓群眾獲得更豐富、更優質、更實惠的旅游體驗。

  營造網紅場景。將各類活動與濟陽黃河公園、葛店險工、濟陽老八景與濟陽新八景、各類研學基地相結合,打造一批網紅打卡地,吸引年輕人拍照打卡。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