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記者走進山東省五蓮縣紅泥崖智慧菌菇産業園大棚內,一排排、一列列菌棒上綻放出金燦燦的“黃金花”,一朵朵金耳菌如花朵般綻放,晶瑩剔透,煞是喜人。
去年以來,紅泥崖村依託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創新採用“飛地”模式,投資1500萬,佔地45畝,高標準建設食用菌出菇基地,內設48個智能化菌菇生産大棚。試種的黃金耳取得成功,以特色産業促進農業增效,使朵朵黃金耳變成助農致富新産業,種出村集體經濟好“錢”途,開闢了鄉村振興的致富路。
“目前金耳種植已進入成熟種植階段。基地有3個菇房,菌棒接種後約43天就可以採摘,每個菇房能産出1萬斤鮮貨,從試種到現在已收穫3萬多公斤鮮金耳。”紅泥崖村黨支部書記張守英介紹,金耳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周期短、産量高,經濟效益好,待技術成熟後就進行大規模推廣種植。
紅泥崖村致富的同時,積極帶動其他村共同富裕。通過跨村聯建,與周邊村莊成立聯村黨總支,探索合作聯社發展模式,吸引周邊4個村莊入股合作聯社。幫助蒲家洼村發展支部領辦合作社,協調建成蒲家洼支部領辦合作社産品體驗店,銷售農副産品1萬多元。投資80萬元,修建水溝、生産道路、擋土墻,解決了村民下地&&不便的問題。(隋忠偉)(完)
【糾錯】 【責任編輯:張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