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高鐵鋼城站距離我們學校只有500米,但我還是第一次走進來。”
“這是我第一次坐高鐵,體會到高鐵飛一般的速度後,我興奮得都要哭了。”
“第一次坐高鐵讓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在飛快發展,我一定要好好學習,走出大山,改變命運。”
……
4月8日,在濟南市鋼城區汶源初級中學學生提交的活動感悟中,學生們留下了上面的話。
5天前的4月3日,該校組織全校初一到初三420名學生開展坐高鐵徒步雪野湖活動,帶領學生走出大山,圓了“高鐵夢”。
4月3日,420名學生開展坐高鐵徒步雪野湖活動。 受訪者供圖
420名學生裏只有5人坐過高鐵
鋼城區汶源初級中學位於鋼城區汶源街道,是一所處在城鄉接合部的學校,覆蓋周邊30多個行政村,隨着城鎮化的發展,原本可以容納1500多名學生的學校,現在全校師生只有500多人。
“因為孩子已經上初中了,增長見識對學生成長有很大幫助,所以我經常給家長説要常帶孩子出去看看,見見外面的世界,後來我發現很多家長帶着孩子去區裏的南湖公園就認為是到‘外面’了。”校長呂禎祿介紹説。
呂禎祿分析原因,認為家長平日裏忙於生計,留在農村的學生家庭條件相對要差一些,家長對教育的認知水平也參差不齊。
“2022年底,高鐵鋼城站在我校旁邊落成,後來通過調研發現,初一到初三400多名學生只有5人坐過高鐵,我就萌生了帶學生坐高鐵長見識的想法,因為高鐵已經是我們國家的名片,讓同學們早日坐上高鐵,有助於學生早日打開視野,立志成才。”呂禎祿説。
一趟高鐵之旅實現6個“第一次”
4月3日,清明節前夕,春暖花開,萬物復蘇,呂禎祿認為時機成熟了,便啟動了這次高鐵圓夢之旅。為了讓這次旅程更有意義,他將路線設計為從高鐵鋼城站出發,到高鐵雪野站下車,在高鐵上共計20分鐘,下車後帶領學生圍繞雪野水庫徒步,然後原路返回,共20公里。
在旅程啟動前,為了確保此次活動能夠安全、圓滿地進行,汶源初級中學制定了詳細的活動預案,並對活動進行了精心組織和周密安排,多次對全體參加活動的師生進行安全教育,確保師生的出行安全。
旅程終於啟動了,學生們個個興奮不已,排隊等待、身份確認、候車、上車、乘車……整個過程中學生們默默觀察,不斷地記錄、討論着,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初一2班學生劉澤彤告訴記者,這是她第一次走進高鐵站,第一次坐火車,更是第一次坐高鐵。“以前經常在電視裏看到我們國家的高鐵多快、多穩、多乾淨,但是總覺得距離自己很遙遠,沒有想到自己這麼快就坐上了高鐵。”為此,劉澤彤出行前特意查詢了一些關於高鐵的資料,還帶了一個硬幣,像電視裏一樣測試高鐵的穩定性。當她和同學們看到硬幣穩穩地立在高速行駛的高鐵的桌面上時,更加興奮了。
抵達雪野站後,學生們很快來到雪野湖水庫,看著美麗的雪野湖,他們再次興奮起來。劉澤彤説,“這也是我第一次來到雪野水庫,第一次集體野餐,第一次參加徒步活動,所以整個過程我都特別興奮。”
徒步旅程開始後,一路上學生們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雪野湖三面環山,湖水靜臥其間,形成湖光山色的秀美風光。除了沉醉於美景,師生們也不忘與課本知識結合,所到之處的地形特點、雪野湖的形成、河流走向、當地人文環境等,都成為學生們討論的話題。
近兩個小時的徒步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度過,戶外野餐開始了。出發前,學校安排班主任提前通知了學生家長,因此每個學生都攜帶了午餐,火燒、鹹菜、煎餅、雞腿、火腿……野餐過程中,學生們紛紛分享食物,雖不是什麼山珍海味,大家卻吃得津津有味。
返回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難以抑制內心的興奮,拿出筆記本開始記錄自己的感受和收穫。“看到學生們主動用筆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得,我就知道這次活動值了,付出再多也值了。”呂禎祿説。
走綠色通道一週辦好學生的身份證
組織這麼多學生乘坐高鐵並且開展徒步活動,其實是一件非常複雜的工作,每一個環節都必須提前準備,不能忽略任何細節,汶源初級中學為此提前一個月開始做準備。
為了讓活動順利進行,呂禎祿提前30多天就開始忙碌,多次往返高鐵站,詢問乘坐高鐵的流程和注意事項。在了解到使用身份證進站最快捷方便後,他又協調派出所為學生集體辦理身份證。
呂禎祿的想法也得到了派出所民警的大力支持,為汶源初級中學的孩子們開啟了綠色通道,主動加班加點為學生辦理身份證,只用了一天半就完成了300多名學生的身份信息錄入。一週後,每個學生都拿到了自己的身份證。
從詳細的活動預案、安全教育,到保證睡眠、穿運動鞋這樣的細節,呂禎祿都要一次次囑咐孩子們。“沒想到校長對孩子們這麼用心,每一個環節都考慮得非常細緻,讓我們家長能夠放心地把孩子交給學校。”隨行家長成鑫蕊媽媽説。
“看到學生們通過這次旅程收穫特別大,我們下定決心,以後每年都要帶孩子坐高鐵出去看看,成為學校固定的校本研學課程,讓書本上的知識與現實的體驗碰撞出鮮活與溫度,同時也是一次勵志教育和愛國教育。”呂禎祿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