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淄博:就業小亭求職招工一線牽-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4/08 09:32:26
來源:大眾日報

山東淄博:就業小亭求職招工一線牽

字體:

  近日,求職者在淄博市淄川區松齡路街道的就業小亭前瀏覽招聘信息。

  4月2日,淄博市淄川區松齡路街道淄城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在這個淄川區最繁華的地段之一,路邊一座橙色的就業小亭格外顯眼。小亭臨街的大屏上實時滾動着招聘信息,吸引不少市民駐足。小亭裏,街道就業服務專員李娜正在為幾名求職者登記信息。“每天都有十幾個人來這兒登記,我們就像紅娘一樣,牽起求職者和招聘單位的緣分。”李娜笑着説。

  這個就業小亭建好快一年了,把就業服務送到了群眾家門口。小亭整合各類社會資源,輻射全區,每天有2名專職就業專員接待來訪群眾,已服務2048位求職者,幫助420多人實現就業。

  快速匹配求職招工需求

  清晨,家住松齡路街道雁陽社區的王愛給父親做好早飯,趁着老人吃飯的時間,她拿出一個工具盒,裏面擺着半成品假睫毛。

  “這批假睫毛訂貨是‘小火苗’型號,用3根比較小的毛條。‘山茶花’用3根毛條,‘太陽花’用4根,每種型號的假睫毛方向、稀疏排列都不一樣,幹這個活兒得細心有耐心,特別適合婦女做。”王愛按照廠家要求,把毛條排序粘在硬紙板上,假睫毛初步定型就完成了。

  5條假睫毛做好,父親也正好吃完了早飯,王愛放下手裏的活兒去收拾餐桌。“這個工作不用整工夫,零碎時間就能幹,也不耽誤照顧老人。”王愛説。

  今年52歲的王愛一直在家照顧因腦梗而臥病在床的父親,去年底,隨着老人身體逐漸好轉,她也有了更多空閒時間,平素勤快的她總想找點兒事幹。“我看到路邊的就業小亭,便抱着試試看的心態登記了信息,想找個既能貼補家用,又方便照顧家人的活兒。沒想到隔天就收到了就業服務專員的通知,從登記到培訓上崗用了十天。”王愛告訴記者,她一週左右去廠家送一次貨,平均一天能掙四五十塊錢。“每月20號結賬,工錢從不拖欠,感覺很靠譜。”王愛笑着説。

  “我們建立了個人求職登記&賬,企業、商戶用工需求&賬,培訓需求&賬,實時摸排各類用工信息,能夠快速匹配求職、招工需求。”李娜拿出小亭裏的幾本台賬。記者看到,個人求職登記表上,除了求職者的年齡、文化程度等基本信息,還有求職需求,如希望有雙休、方便接送孩子等,培訓需求方面烘焙、家政服務等比較熱門。

  瞄準特定人群精準對接

  上午9時,張桂花騎上電動車前往巴鼎火鍋店,從今年農曆正月初九開始,她成了火鍋店的後廚員工。張桂花告訴記者,前幾年她一直做早點生意,天天凌晨三四點就得起床,現在上歲數了身體吃不消,想找個正常作息的工作。張桂花的一位朋友就是通過就業小亭找到了工作,她也想試一試。

  “我跟小亭的工作人員説了自己的需求,很快就&&上了這家火鍋店。後廚工作只有飯點前後忙一點,下午能休息三四個小時,也不累,每個月3500元,我很滿意。”張桂花説。

  “就業小亭服務的求職者中,四五十歲的人員佔大多數,我們也格外關注特定人群的就業困難問題。”李娜介紹,就業服務專員與社區網格員對轄區的大齡失業人員、殘疾人、寶媽、失業無業的退役軍人及其他就業困難群體進行摸排,通過入戶走訪、電話、微信&&、“智慧松齡”公眾號等多種方式進行宣傳、跟蹤。

  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也是就業小亭的重要工作,25歲的國雪晴正是受益者之一。2021年,護理專業畢業的國雪晴在淄博張店區的一家醫療機構工作,但身為淄川人的她還是想回鄉發展。“回家後一直沒找到合意的工作,父母很着急,自己也很焦慮。”國雪晴偶然間看到了就業小亭,便作了求職登記。“小亭給我推薦了很多崗位,我最終選擇了眼科醫院。”國雪晴説,“騎車上班十幾分鐘,下了班就能回家,心裏很踏實。”

  “我們通過社區摸排、個人主動登記、區人社局反饋等多種渠道,建立了大學生&賬,逐一了解他們的就業去向、就業意向、培訓意向等,幫助高校畢業生更好更快地適應社會,實現就業。”李娜説。

  “缺人了就&&就業專員”

  與就業小亭相鄰的華洋街,是一條有30多年歷史的商業街,這裡聚集着日化百貨、糖果舖子等各行各業的批發商。“叔,看您門口貼了招聘啟事,我幫您把招工信息發到咱就業信息群裏吧?”“好啊,最近結婚生娃的多,店裏生意忙,急需招一名包糖工。”健景源西塘瓜子店裏,李娜&&店主登記用工需求。

  “我們小商戶不比大企業,招工渠道很少,一般就是在店門口貼個招聘啟事,也就只有路過的人能看見,可能很久都招不到人。現在有了就業小亭,方便多了。”店主李隆健説,去年店裏需要一個包糖工,他通過就業小亭登記信息後,不出兩天就招到了合適的人。

  對於淄博興華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麗都花園項目經理王德安來説,就業小亭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我們小區長年需要保安、保潔、維修工等,大多是五六十歲,這些人員流動性很大。”貼招聘小廣告影響市容,往購物群、快遞群裏發招工信息被拉黑,王德安沒少為招工發愁。

  現在,王德安變得從容多了。“缺人了我就&&小亭的就業專員,上午發出招工信息,下午便&&到人上崗。”王德安已通過就業小亭,陸續招了十幾名員工。

  “針對轄區小商戶眾多的特點,我們組織就業服務專員、社區網格員到吉祥廣場、華洋街、城裏大街、雁陽路、泉龍社區等區域的1343家沿街商戶和小微企業開展入戶走訪,建立一戶一檔,已為140余家有用工需求的企業、商戶建立了&賬,提供崗位近470個。”松齡路街道人社所所長張冉説,“我們有20多個就業信息群和83個網格群,一有招工信息,就及時在各群內進行轉發,幫助有求職需求的居民對接相應商戶。”(完)

【糾錯】 【責任編輯:丁宇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