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農業有了“綠色合夥人”——來自山東夏津養殖大鎮的春耕新事-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4/05 08:34:56
來源:新華社

循環農業有了“綠色合夥人”——來自山東夏津養殖大鎮的春耕新事

字體:

  新華社濟南4月4日電(記者楊守勇、葉婧、賈雲鵬)春意濃濃的田間地頭,山東省夏津縣東李官屯鎮張官屯村種糧大戶王利講起了今年春耕的新鮮事:“這片麥子到目前還沒施過化肥,只用了鎮裏免費提供的沼液,長勢卻明顯比其他地塊好。”

  3月下旬,山東夏津種糧大戶王利的試驗田裏,免費的沼液替代了化肥,麥苗長勢正旺。新華社記者 賈雲鵬 攝

  記者看到,王利所指的試驗田麥苗呈翠綠色,分蘗多,明顯比田埂另一側施了化肥的麥苗粗壯。

  東李官屯鎮既是産糧大鎮,更是養殖大鎮。東李官屯鎮黨委委員、副鎮長肖長健説,全鎮蛋雞、肉雞存欄量長年保持在300多萬隻,還有部分豬牛鴨等畜禽。過去,除了春耕、秋種季節消化一小部分外,大量糞污不是挖坑露天存放,就是堆在田間地頭,氣味難聞還污染環境。

  “如何在解決環境污染的同時促進糧食增産?”肖長健説,按照縣裏安排,鎮裏打起鏈條化循環農業的主意,引進德州濰理工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畜禽糞污集中處理並資源化利用,上游對接養殖大戶,下游連接種糧大戶,形成了循環農業的“綠色合夥人”機制。

  2023年10月,王利第一批加入“綠色合夥人”,他從家庭農場中拿出35畝做試驗。“少施一次化肥,每畝還能節約四五十元成本,今年絕對大豐收。”

  這個鎮蛋雞養殖戶寇安全也成為一名“綠色合夥人”。他告訴記者,他家蛋雞存欄1.5萬隻,每天産生糞污約1噸。“過去處理糞污不是拉到鄰縣找專業公司處理,就是到處&&種糧、種菜戶,還得提前堆肥發酵好送過去。現在兩三天湊上一車,送到鎮上那家處理公司,一車花上15元,乾淨又輕鬆。”

  與傳統的種養循環農業公司不同,這種“綠色合夥人”機制,既解了養殖大戶的污染之憂,又合了種糧大戶的增産之意。據介紹,東李官屯鎮280多個養殖戶都已加入合作鏈條,構建起了畜禽糞污收集、存儲、運輸、處理和綜合利用的全産業鏈。

  3月底,山東夏津種糧大戶王利正在給家庭農場的麥田澆水。新華社發

  “綠色合夥人”機制一舉實現了養殖大戶、農業生産、糞污處理公司和當地黨委政府四方受益。負責運營夏津縣畜禽糞污處理中心的德州濰理工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波説,通過收集畜禽糞污,公司每天可實現沼氣發電1萬多度,還能年産有機肥5萬噸,未來盈利空間很大。

  作為農業大縣的夏津正全力推進這種循環農業新模式。夏津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縣畜牧業發展中心主任宋本利説:“全縣畜禽糞污處理中心目前已處理糞污超6萬噸,與16家種植專業合作社簽訂了沼液還田協議。以後,全縣的種植、養殖戶都會成為循環農業的‘綠色合夥人’。”

  “沼氣發電,沼液還田,沼渣制肥。養殖糞污變廢為寶,實現了化肥減量替代,幫助農民節本增效、改善村居環境。”夏津縣長趙之達説,預計到2024年底,全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可年處理畜禽糞污10萬噸以上,年産沼氣1000萬立方米,年産零碳電力700萬度,年減排二氧化碳10萬噸,改良和修復耕地20萬畝,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

【糾錯】 【責任編輯:張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