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是啥花?“簪花姑娘”在濟南火出圈-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3/26 10:38:39
來源:齊魯晚報

簪花是啥花?“簪花姑娘”在濟南火出圈

字體: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身穿漢服,頭戴簪花的市民游客逐漸將濟南的街巷點綴得五彩斑斕。在曲水亭街附近一家漢服體驗館,甚至天還沒亮就已經有游客排起了長隊。

  沒開門就排起長隊

  預約電話響不停

  去年,演員趙麗穎一組展現福建泉州蟳埔女傳統服飾的簪花圍照片在網上走紅,福建泉州也迎來了一波旅游熱。如今,簪花不僅帶火了泉州,也讓泉城濟南成為眾多游客的打卡地。

  3月25日上午,天空中下着小雨,而位於濟南曲水亭街附近的一家漢服體驗館門口卻異常熱鬧。“清晨五點我們就過來排隊了,搶到了今天第一批進門化粧的機會。”三位游客&&,從社交媒體上看到濟南的簪花後特意趕來體驗一下。頭戴簪花、穿着漂亮的漢服,三位游客開心地向記者展示着自己的服飾。

  上午十點,體驗館內一層的化粧區域與二層的簪花編織區域均已滿座,幾位化粧師忙得不可開交。將頭髮往腦後梳攏好,扎上頭繩,盤成近似圓形的發髻,中間橫插上骨簪。接着插上一朵朵不同顏色的鮮花或絹花,一圈一圈地纏在發髻上,然後用邊花、小花依次裝飾,一個完整的簪花圍才算完成。

  在記者採訪的過程中,店舖內預約的手機鈴聲響個不停。“需要預約嗎”“多早排隊可以化上粧呀”“今天還能預約嗎”……諮詢的電話一個接一個,而該漢服體驗館負責人高秋彩對這種情況已經逐漸習慣,一一解答電話裏的問題。

  在漢代已經出現

  簪花與濟南適配度高

  據悉,簪花圍是福建泉州蟳埔女習俗,早在漢代已經出現,漢代以後,簪花之俗在婦女中歷久不衰,所簪之花大多為時令鮮花。除了婦女簪花,唐朝也有男子簪花的現象,到了宋朝已日益普遍,還成為了某些典禮的儀節。到北宋末年,簪花之俗已深入市井。2008年,簪花圍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家家流水戶戶垂楊,在採訪中,不少市民游客對簪花與濟南的適配程度點讚。游客王女士&&:雖然是個下雨天,但是做完粧造以後特別驚喜,跟想象中的一模一樣,再加上下着小雨,走在老街上拍出照片來更有氛圍了。“我感覺簪花太適合濟南了,穿着漢服、戴着簪花走在泉水旁邊拍照太應景了,尤其在濟南的老城區,很有代入感,拍出照片來也好看。”市民高女士説。

  高秋彩介紹,自其2012年接觸漢服以來,已經在濟南開了四家漢服體驗店,“此前我們是專門做漢服租賃、跟拍的,到2023年十月份簪花開始在濟南火起來的,我也是去泉州學習了做簪花的方法。每天看到顧客們化上美美的粧,開開心心、漂漂亮亮的,我就特別自豪。”選衣服、化粧、做簪花發飾……一套下來需要將近一小時的時間,高秋彩介紹,每天有許多游客遠道而來專程來做簪花粧造,但目前店內每天可以接待40位人員左右,有需求的顧客數量遠大於此。

  “自春節以來簪花在濟南的火爆程度一直不減,最近趕上花朝節、各個景區的花也開了,來店裏的顧客越來越多。”高秋彩&&,通過在漢服行業十二年的工作,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漢服,熱愛漢服,將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傳播出去。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