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課後服務升級:滿足個性化發展需求-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3/25 10:30:21
來源:齊魯晚報

學校課後服務升級:滿足個性化發展需求

字體:

  2021年7月,隨着“雙減”政策的落地,一場教育系統內的自我革新正式開始。兩年多來,校外培訓顯著降溫,校內服務有效提升,學生和家長的負擔逐步減輕。

  3月以來,記者實地探訪山東威海、泰安等地,發現不少中小學正推動課後服務提檔升級。如果最初以“解決家長接送難題”為目標的課後服務算作“1.0版本”的話,現在已經升級到“2.0版本”,目標變為“滿足個性化發展需求”。

  威海市錦華小學——

  託管上啥課

  學生説了算

  “你拿來的是個小房子,這個房子是你的家,對嗎?”

  “嗯。”

  “都有誰在房子裏,他們在幹什麼,你能告訴我嗎?”……

  這段對話發生在3月13日下午威海市錦華小學的沙盤課上。和平常參加課後服務一樣,來自二、三年級的十幾個孩子正安靜地坐著,把挑來的玩具擺放在沙盤上,等待和老師的對話。

  作為一所地道的農村小學,在威海市錦華小學的1400多個學生中,有六七成是在外務工子女。因為缺少家長的陪伴,這部分孩子普遍內向,人際交往能力較為缺乏。基於此,學校特意打造了沙盤等課程,幫助孩子釋放焦慮,療愈他們的心理。

  和學生溝通的賀常芬是位專職心理教師。這堂課主題是《我的新年願望是什麼》,她想讓孩子談論“願望是什麼、願望最想和誰分享、達成願望的困難是什麼”,通過沙具擺放來自我療愈。同時也以一種自由平等的舒適狀態,幫助孩子打開心扉,解決孩子心裏的隱性壓力,讓他們更陽光健康地過好每一天。

  在這堂沙盤課上,讓賀常芬感觸最深的是一個小女孩。女孩的夢想是考上大學,而且必須要考上爸爸媽媽希望她進入的大學。但問及“達成願望最大困難”的時候,出乎意料的是,女孩將一個小房子擺放在了沙盤上,説困難來自於爸媽的壓力。

  “挺矛盾的。”賀常芬感慨道,這説明父母或家庭對孩子的壓力是一把“雙刃劍”,“了解到這個情況,我就和孩子交流,引導她敞開心扉和爸爸媽媽進行良好的溝通,達成一個良好的親子氛圍,讓家庭成為孩子成長的動力,而不是阻礙。”

  “我們的課後服務是從2016年開始的,第一次招生只有七八十個孩子報名參加,但現在近千名孩子都參與進來了,隨着參與人數的逐年增長,學校也在着力提升課程質量。”據威海市錦華小學副校長谷昭華介紹,學校開設的袋鼠跳、珠行千里等40余門託管課程,絕大多數是為外來務工子女量身定制的,“我們想借助游戲培養孩子手眼腦的協調能力及團結合作意識。”

  記者注意到,該校的課後服務託管課程並非一成不變,每學年進行一次評選。“也就是説,這些託管課程都要基於孩子們喜歡,孩子們不喜歡的,我們就不再開設了。”谷昭華説,課後託管上啥課,學生説了算。

  泰安市岱岳區開元中學——

  學生自排節目

  有望出國比賽

  與威海市錦華小學的課後服務有差別,500公里外的泰安市岱岳區開元中學的頭腦奧林匹克社團裏,七八個裝扮奇異的學生正自導自演一個冒險與勇氣的故事。一旁的指導教師王芮仔細端詳孩子們“腦洞大開”的成果,不時對動作表情作出指點。

  學生們表演的是一個海盜冒險的故事,改編自長篇小説《金銀島》。憑藉出色的表演,他們剛在頭腦奧林匹克全國賽事中獲得二等獎,目前正申請參加世界賽事……説着,王芮指向了小演員的着裝和道具,“別看表演只有十分鐘,其中涉及了很多跨學科知識。道具的設計製作,用到了聲光電等知識。如果出國比賽,還需要全英錶達。”

  六年級學生臧廣卓加入頭腦奧林匹克社團快一年了,她在劇中扮演的是一個海盜。傳統印象裏的海盜原本是無惡不作,但通過小夥伴的感化,她加深了對這個角色的理解,將其變成了一個善良的海盜,“頭腦奧林匹克成功鍛煉到了我的思維。”

  在泰安市岱岳區開元中學教務處主任姜迎春看來,課後服務就是學校教育的“第二課堂”,也是學生成長的再生空間,因此學校課後服務的不少課程都是通過跨學科、項目制合作的方式,來充實孩子的課堂。

  同樣是在泰安市岱岳區,岳峰小學的課後服務還邀請了教育集團成員校的老師前來“走教”,並聘請非遺傳承人或體校老師來上課。岳峰小學校長張春説:“這就保證了教師隊伍的相對穩定,還能保證課程資源豐富多彩。”

  玄緒東是山東省泰山泥塑代表性傳承人,同時也是岳峰小學社團的輔導教師,“有幸受到岳峰小學邀請,來到課堂上和孩子們共同探討。我想把傳統文化泰山泥塑更好地發揚光大,也想借東風展示我們藝人的風采,讓孩子們學習和傳承民間藝術。”

  教育界相關人士——

  課後服務

  將不斷升級

  無論是引進社會資源,還是豐富課程內容,“雙減”即將邁入第三年,山東各地的中小學正探索推動課後服務提檔升級,完成從“解決家長接送難題”向“滿足個性化發展需求”,再到“讓學生更好地回歸校園”的轉變。

  “目前已經是常態化運行,接下來還需要更多拓展。”泰安市岱岳區岳峰小學副書記尹延紅介紹,下一步學校要將勞動教育納入到課後服務中,“我們計劃和體校進行融合探索,把游泳、攀岩等課程也引進來,讓課後服務更加豐富。”

  對於課後服務的課程設計,姜迎春&&,考慮到初中階段和中小學的差異性,他們希望給孩子們創設更多“走出去”的機會,“我們也在做校外的勞動實踐基地,這需要我們進行系統的設計和安排,希望能讓課程更豐富一些。”

  早在2016年,威海市就開始了課後服務的探索。據威海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工作人員匡乃濤介紹,全市2016年就實現了城區小學課後服務全覆蓋,2019年實現全市小學全覆蓋,2021年實現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

  “威海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第三方機構引進退出機制,把校外的好資源引入校內。起因是有些家長認為校外藝體科技類培訓更專業,還是想參與校外培訓,我們索性把校外資源引進來,把孩子留在校內。”匡乃濤介紹,目前全市已經引進了69家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豐富了課後服務的專業性和吸引力。

  探訪過程中,記者留意到威海市農村中小學的課後服務質量和城裏學校一樣好。對此,匡乃濤&&,鄉村也有自己的特色,“我們鼓勵鄉村學校開展田園式寫生、採摘活動,學校結合各自特色來發掘課後服務中的亮點。比如威海有好多漁村,有些學校的課後服務就開設了編織漁網、漁家號子鼓、漁家彩繪等課程,確實收到了很好的反響。”

  去年起,當地還開發了威海市中小學課後服務系統,所有學校都可以通過系統排課、發布課表,家長通過手機就能選課、報名、繳費,實現了全方位數字化管理,提升了資源調配的便利性和效率。匡乃濤透露,下一步,全市中小學的課程內容還需要進一步豐富,課程深度有待進一步提升,還要進一步挖掘專業人員入校,讓課後服務課程開展得更好。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