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安丘:“小絹花”成了富農新産業-新華網
山東頻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2/14 09:56:22
來源:安丘市委宣傳部

濰坊安丘:“小絹花”成了富農新産業

字體:

走進濰坊安丘市景芝鎮絹花産業文化園,春夏秋冬四個展廳內百花齊放,絹花非遺傳承人李玉琴正在製作絹花,一片片花瓣在她的手中慢慢綻放。

景芝鎮絹花非遺傳承人李玉琴上學時候,家在農村,就有集體的副業,跟着接觸絹花。剛開始幹粘葉、組葉、攢活等零碎的事情。“現在都是機械化、半機械化、全自動化,出花率也高了,利潤也大,現在規模越做越大。”李玉琴説。

李玉琴説,一開始李玉琴自己製作倣真花,並將成品發到外地,隨着規模的不斷擴大,現在李玉琴將製作倣真花的原料發放給村裏其他村民,讓她們代加工。製作倣真花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為閒暇在家的婦女們提供了一份工作,解決她們就業問題,受到群眾歡迎。  

近年來,安丘市景芝鎮充分挖掘本地的産業優勢,將零散的作坊、個體戶整合起來,積極推動絹花的産業發展水平和層次不斷提升,一批絹花加工企業的建成,推動絹花産業規模化、産業化發展,同時,讓農村剩餘勞動力家門口就業增收。

景芝鎮被譽為“江北工藝品加工第一鎮”,目前,景芝鎮生産的絹花産品涵蓋10大系列、200多個品種,産值近1億元。

“説起來還是多虧了景芝鎮黨委、政府,在得知我們有建廠的想法後,政府立刻就派專員跟我們對接,從廠房選址到招工再到現在正式投産,每一步都離不開政府的幫助。”李玉琴又進一步解釋道。

景芝鎮紅旗村的李俊霞正在家中對粘花的材料進行分揀,她邊幹活邊説:“我現在一個月能掙三四千元,補貼下家用,還不耽誤帶孩子、照顧家庭,我很滿足。”

目前這種手工粘花在安丘市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在紅旗村、慶安北村多個村的家庭婦女都已經將製作倣真花做為自己的事業,帶動當地及周邊近一千余名農村婦女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

現在,景芝鎮的絹花産業越做越大,已出口到俄羅斯、韓國及荷蘭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我們將全力解決絹花加工企業發展的後顧之憂,為絹花加工企業提供更加高效、精準的服務,為絹花加工産業高質量發展出新招、出實招。”景芝鎮鎮長劉小龍説,“同時,不斷推動‘小絹花’開拓更高層次的市場,走出國門,邁上更大的國際舞&。”(姜志雲)(完)

【糾錯】 【責任編輯:夏莉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