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城,年前的大集用一個詞形容就是:熱鬧。
“趕集不就是圖個‘趕’字嘛,人多、攤子多,在叫賣聲裏講講價,啦啦呱,才有年味!”近日,安丘大城埠附近的小區居民鄭永明一早就下樓置辦年貨,“大集上的菜又新鮮又便宜,東西也齊全,很多過年必備的物件只有這裡還能買到,待會我還得來一趟。”
大城埠集是安丘歷史悠久、保存至今的大集之一,即使周圍商超和各類店舖齊全,但每逢初一、三、六、八,老百姓還是不約而同地來這裡“湊熱鬧”。趕集的人多且各式各樣,有的忙着置辦年貨,有的悠哉地閒逛、交談。大集旁邊是一排小吃店,有人早上急着趕集沒吃早飯,在路邊吃着包子、油條,喝着豆漿,熱乎乎地,很是滿足。
趕年集除了買東西還為了看熱鬧,在安丘大集上能見到周邊鄉親們手裏積攢了一年的“好東西”,那些在夏天就被鄉親們從林子裏拾存到的“知了猴”、秋天的野生木耳和曬乾的蘑菇,還有農戶自己養殖的土雞和笨雞蛋等。除了物件,大集上還少不了配鑰匙、掌鞋底、刮臉、剃頭等這些越來越少見的民間技藝,熟悉的畫面,濃濃的懷舊感,讓趕集的大人不禁懷念起回不去的小時候。
小年這天的安丘孫十里村頭大街也格外熱鬧,2024春節山東鄉村文化旅游節“濰有尚品·樂購安丘”濰坊安丘年貨節在這裡熱鬧舉辦。
“青島老糖球”“長沙臭豆腐”“旋風薯塔””老香腸”“絕味面筋”……這邊,是一排一眼望不到頭的特色小吃,另一邊更是豐富多樣:不僅有安丘扒繡、葫蘆烙畫、安丘剪紙、木版年畫、安丘金砂壺、特色農産品、景芝芝香白酒、景祥香腸等安丘非遺、老字號産品和“安丘名特優新農産品”等好品好物,還有“書記助農團”在激情直播,書法志願者現場寫春聯、送福字,普法宣傳和免費義診等,一時間年代感、現代感交疊碰撞,別有一番滋味。
孫十里村原名孫十里鋪,古時原為益安古道,貫通於晉朝,唐朝時沿途居民稱此路為“考相公大道”,明清時期發展成為連接省內東西的重要貿易通道,有着悠久的歷史。
“文化節的舉辦,為我們孫十里村進一步打響了知名度。這幾年,我們依託傳統驛站、傳統老街等資源打造了民俗小鎮,並建成雪鄉嬉雪園,這裡吃喝玩樂一應俱全。年前年後,歡迎所有的朋友來我們孫十里村轉轉!”安丘市新安街道孫十里村黨支部書記孫大鵬在文化節現場説。
熱鬧聲裏,撥開最擁擠的人群,幾位書法愛好者正在激情潑墨,不一會兒,各種吉祥祝福的話語躍然紙上,一排排火紅的春聯擺放起來,濃厚的文化味撲面而來,不管寫了多少,字跡風乾後很快被老百姓一搶而盡,都希望給家裏帶來一份新年的喜氣。
村民們吃着特色小吃,逛着文化大集,手裏拿着免費的春聯和福字,聽着戲&上餘音繞梁的歌曲和韻味十足的京劇,熱鬧又滿足,逛累了就去嬉雪樂園玩一趟,一上午收穫頗豐,往日安靜的村莊到處洋溢着喜慶。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甲辰龍年,讓群眾“歡歡喜喜過大年”,安丘依託鄉村傳統大集、鄉村文化節等熱鬧紛呈的活動,突出鄉村文化特色,豐富鄉村文化旅游體驗,推動文旅融合發展,讓群眾在大集裏品味鄉村獨有的年味兒。(單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