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創新賡續文脈 講好濰坊文化故事-新華網
山東頻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1/25 10:34:47
來源:濰坊市委宣傳部

守正創新賡續文脈 講好濰坊文化故事

字體:

文化因城市而興,城市因文化而名。濰坊人文歷史熠熠生輝,文化資源優勢突出。濰坊聚焦建設實力強品質優生活美的更好濰坊,向城市文化根脈探尋,展望城市未來圖景,把文化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守正創新賡續文脈,講好濰坊文化故事。文化根脈深處的豐厚積澱,一經濰坊這座城市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靈動之筆點染,便激活城市基因,進而釋放出豐沛的文化活力。

盛會繽紛

更好濰坊氣象萬千

以“風箏”會友,第40屆濰坊國際風箏會首次在春、秋兩季舉辦。在去年秋季首次舉辦的2023濰坊國際風箏嘉年華上,濰坊風箏大放異彩。

40年展翅翱翔,濰坊以風箏為媒,敞開胸懷,擁抱世界,濰坊的城市知名度、美譽度越來越高。如今,風箏已成為濰坊最鮮明的城市符號、名片和最具有潛力的産業。在位於坊子區的王家莊子村,風箏生産加工企業已發展到近600多家、網店80多家,相關從業人員達2000多人,年生産風箏8000多萬支、産值2億多元,産銷量居全國第一,成了名副其實的“中國風箏第一村”。

風箏是濰坊的翅膀,是城市的圖騰,寄託着濰坊嚮往遠方、擁抱世界的胸懷和夢想。

一場金石盛會,奏響更好濰坊玉振金聲的旋律。2023年10月27日,備受海內外金石篆刻界關注的紀念陳介祺誕辰210周年——2023年濰坊陳介祺金石文化周暨陳介祺學術思想與金石文字研究學術研討會圓滿落幕。本屆金石盛會是一次重量級的國際金石文化盛會,是講好濰坊金石故事的生動實踐,是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市的重要體現,推動金石藝術更加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熏染氣宇軒昂的精神氣度。濰坊歷十年之功,設立陳介祺藝術節和陳介祺金石文化周,打造“陳介祺獎”萬印樓篆刻藝術大展和萬印樓當代國際篆刻精英收藏工程知名品牌,成為國內外公認的金石文化聚集高地和交流中心。

與中國畫節雙璧同輝,金石文化活動成為濰坊城市文化的代表性品牌,體現了濰坊賡續城市歷史文脈、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風采。

濰坊手造

傳統文化“出圈”“出彩”

  濰坊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非遺資源豐富,民間有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一代代手工藝人秉持匠心,在堅守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

  在臨朐縣冶源鎮平安峪村,非遺傳承人劉岳清成立臨朐縣老劉家手工編織品加工廠,推出水餃箅子、元寶箅子、蓋墊、蟈蟈籠等産品,為30多名殘疾人和留守婦女提供就業崗位,年産值近40萬元。

  有好手藝,還要有展示的好機會。近年來,濰坊市舉辦“山東手造·濰有尚品”手造文化節、濰坊市城市伴手禮大賽,結合第40屆濰坊國際風箏會舉辦“山東手造·濰有尚品”非遺文創展。在濟南的山東手造展示體驗中心舉辦濰美造趣節、諸城綠茶展銷活動、臨朐二十四節氣年畫文創産品展銷會,不斷擴大濰坊手造産品影響力與傳播力。

  通過一件文創産品,認識一座城。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濰坊厚重綿延的文脈印記是文創産品不竭的源泉。文創品牌“濰物”依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十笏園,推出“十笏有禮”系列作品;山東峱寶寶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積極開發“峱寶寶”系列文創産品……一件件文創産品猶如一張張流動的城市新名片,作為伴手禮被送往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讓越來越多的人對濰坊的歷史文化有了新的認識。

文旅融合

釋放獨特文化魅力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濰坊的文化旅游,讓人不得不愛。

  去年以來,濰坊市堅持以文促旅,掀起城市文旅消費熱潮。濰坊文旅多次“出圈”,2023濰坊新青年音樂節、2023風箏音樂節、起浪音樂節、首屆白浪綠洲荷花節暨露營音樂休閒文化節……每場演出都是一個“聚寶盆”,不僅帶來直接的門票收入,還直接拉動跨地區旅游、餐飲、住宿、交通消費,為文旅市場注入新鮮血液,讓濰坊塑造了具有年輕氣質的城市文化氛圍,釋放獨特的文化魅力,擦亮城市形象名片。

  去年,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首次在濰坊設立分會場,不僅為加快建設實力強品質優生活美的更好濰坊聚勢助力、賦能添彩,還豐富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夜經濟”的繁榮是一座城市經濟開放度和活躍度的重要標誌。“夜經濟”越旺,人民群眾幸福生活的煙火氣就越足。去年,濰坊市豐富夜間消費形式,激發消費潛能,打造濰坊夜市的“頂流”——濰坊鳳溪地萬物集夜市,讓濰坊一度成為本地市民、外地游客嚮往的“網紅打卡地”。

優勢凸顯

文化精品賦彩濰坊

  聚焦濰坊歷史文化名人、現代農業發展等資源優勢,推出一批體現濰坊風格、濰坊氣質的精品力作。

  2023年8月7日,紀錄片《郭味蕖》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首播。2023年4月24日至26日,三集紀錄片《鄭板橋》登陸央視紀錄片頻道(CCTV-9)和央視網。這些只是濰坊推出歷史文化名人精品力作的鳳毛麟角。

濰坊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以賈思勰、蘇東坡、李清照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張擇端、鄭板橋、陳介祺、郭味蕖為代表的金石書畫文化,以濰坊風箏、楊家埠年畫、高密剪紙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肉火燒、朝天鍋、雞鴨和樂為代表的餐飲文化,以十笏園、坊茨小鎮為代表的百年建築文化等,在這片沃土上相映成輝,給後人留下豐厚文化遺産。也正是這份得天獨厚的歷史稟賦散發出的獨特歷史韻味,吸引了電視劇《紅高粱》《大掌門》《南來北往》《青山遮不住》,電影《終極勝利》《父親的秘密》《海生稻香》等影視劇前來取景、拍攝,讓濰坊文化在大眾視野和熒屏銀幕中大放異彩。

黃河大集

打造文化“兩創”名片

2023年初,山東省亮出一張文化“兩創”新名片——“黃河大集”。趕一場“黃河大集”,赴一場文化盛宴。過年趕“黃河大集”,不僅有“美食味”,還有“文化味”。“在家門口趕大集,不僅能買到品類齊全的年貨,還能免費領‘福’字,看城裏來的演員演大戲,真好啊。”臨朐縣冶源街道冶北村現年70歲的村民高分生高興地説。

  四季輪轉,春華秋實。濰坊市搭建“黃河大集”&&,利用市集、展會、節慶等各種活動,通過“文化+旅游+好品+傳播”的模式,為鄉村振興插上翅膀,為山東好品打開銷路。“黃河大集”成為深受年輕人歡迎、充滿活力的文化品牌。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日益融入時代、走進生活,濰坊“兩創”讓更多的傳統文化活下來、走下去,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進一步彰顯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為了吸引更多人了解、傳承傳統文化,濰坊正重點在文化“兩創”、文旅消費、旅游出圈、産業轉型升級等方面加力突破,推動濰坊文化建設再上新&階、再結新碩果,為建設實力強品質優生活美的更好濰坊續寫新的文化篇章。(高文 劉燕)(完)

【糾錯】 【責任編輯:夏莉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