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在行動 | 濰坊市奎文區:家門口的就業服務站-新華網
山東頻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1/12 09:25:17
來源:新華網

鄉村振興在行動 | 濰坊市奎文區:家門口的就業服務站

字體:

  新華網濟南1月12日電(秦來玲)不出社區就能有活幹?為讓社區居民更好地實現“家門口”就業,近年來,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聚焦多渠道靈活就業形式,創新融合“社區微業”“零工客棧”一體化服務體系,以零工小市場托起就業大民生。

  社區裏的“小工廠”

  寒冬的上午,在濰坊市奎文區東關街道葦灣社區內,不時傳來一陣陣歡聲笑語。“肖嵐手工坊”的幾名工作人員正在手工串珠。

“肖嵐手工坊”成員正在製作手工作品。新華網發

  “完成一件手工作品大概要半小時,每件5元左右,一月能有800—1000元的收入。”天使助殘手工坊負責人肖嵐説。

  “肖嵐手工坊”主要是針對轄區內困難群體進行就業幫扶的項目,製作的手工作品依託奎文區零工客棧“能工巧匠工作室”淘寶店進行售賣,先後帶動25人就業。

  濰坊市奎文區葦灣社區探索建立“助殘扶弱”新模式,設立助殘創業手工坊、紅播客、“蜂”聚工坊三個子項目,讓殘疾人、失業人員、困境家庭等人群在社區志願者的幫扶下掌握就業、創業技能。

  “葦灣社區深入實施‘社區微業’行動計劃,為困難群體提供就業和創業的&&,讓他們實現自我價值。”奎文區東關街道葦灣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馬麗麗説。

  “社區微業”不但能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就業需求,還能讓困難群體燃起對生活的希望。

  在濰坊市奎文區北苑街道金都社區,張師傅因失獨又身患尿毒症,家庭比較困難。社區了解到情況後,為他創辦了舊衣回收站。

  “因身體狀況不能外出打工,社區為我安排這份家門口的工作,一月能有幾千元的收入,大大減輕了家庭的負擔。”張師傅説道。

奎文區“社區微業”創業體驗站。新華網發

  據了解,奎文區“社區微業”項目已覆蓋68個社區,並形成了“就業家”品牌,提供就業創業服務約3萬人次,專業、精準、有效地促進了社區居民“家門口”就業創業。

  零工們的“避風港”

  黨員活動室、調解室、開水間、培訓室……在濰坊市奎文區零工客棧待工區大廳內,按照零工的需求劃分出幾大功能區。

  “有了零工客棧後,再也不用站馬路邊找活了,客棧內還提供早餐、熱水,真是太貼心了。”劉師傅是零工客棧的老員工,他見證了零工客棧從無到有的過程。

濰坊市奎文區“零工客棧”室外待工區。新華網發

  濰坊市奎文區零工客棧於2021年9月正式投入運營,包括500平方米的室內服務大廳和1000平方米的室外待工區,讓零工徹底告別了“路邊蹲”。

  不僅如此,為提高零工們的找活成功率,奎文區零工客棧推出“零工客棧”小程序,通過線上的方式,務工人員足不出戶就能攬活。

  線下,“零工客棧專門設立了街道零工服務點,結合‘社區微業’在社區設立了‘人社服務角’,實現了以零工客棧為核心、輻射8個街道68個社區的‘1棧8點68角’服務矩陣。”奎文區零工客棧負責人張良説道。

  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零工找活成功率由60%提高到90%以上。月平均出工天數增加到25天,人均收入增加了1000元以上。

  截至目前,奎文區零工客棧已累計服務零工36萬人次,日均服務750人次。

  零工們的“定心丸”

  在零工客棧,務工人員和用工者實現了快速“匹配”,但若雙方出現矛盾糾紛,務工者權益誰來保障?用工方風險誰來承擔?面對這些問題,奎文區積極探索方式方法,從源頭上化解風險糾紛。

  “針對零工職業傷害保障短板,零工客棧積極對接保險公司,開發新市民新業態職業傷害保障項目。採取運營資金‘兜’一塊、社會捐助‘籌’一塊、用工方繳納‘出’一塊的方式籌措資金。”張良説道,“這樣就可以解決運營方不敢參保、用工方不願參保、務工人員不想參保的難題。”

  同時,在零工客棧內設立了法律援助站和維權崗,及時為零工提供維權服務。

務工人員在前&簽署勞務協議。新華網發

  在零工客棧的前&放着幾摞用工協議。張良介紹,這是專門針對零工特點制定的勞務協議,變口頭為書面,從源頭上杜絕糾紛問題的發生。

  一直以來,奎文區積極探索“零工客棧”公司化或&&化運行模式,推動“零工客棧”向“零工經濟”延伸,為零工打造暖心的“避風港”。(海報:張哲)

【糾錯】 【責任編輯:秦來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