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賽迪顧問發布的城市新區發展潛力百強(2023)榜上,濟南起步區位列第六。獲批建設僅兩年半的起步區,是憑藉怎樣的魅力獲得如此青睞?其實,對比起步區前後發展變化不難看出,如今的起步區新動能集聚成勢,綜合承載能力不斷提升,片區建設相繼成形,在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中成長起來的起步區,正以嶄新面貌加快邁向成形起勢新階段。
集聚綠色發展新動能
黃河之畔,黃河公園將大堤與城市展廳自然銜接,成為市民樂意前往的好去處;城市內部,沿重要交通線路布局的生態公園串聯交織,城市綠網越織越密……生態是起步區的亮眼底色,在此基礎上,起步區進一步推進“城河一體”“城綠相融”,以綠色生態為名片集聚發展新動能,着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
起步區高標準實施黃河生態風貌帶建設和域內骨幹河道治理,累計開工園林綠化類項目50余個,新增綠地面積133.5萬平方米,已實施4條骨幹河道治理和15條支流水系連通工程,完成齊濟河、牧馬河流域29.8公里生態治理,黃河起步區段獲評省級美麗幸福示範河湖。
綠色貫穿起步區建設發展全過程。日前,起步區入選山東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試點。起步區全域目前在建綠色建築達1300萬平方米,綠建産業園新型建材行業集群入選全國第一批清潔生産審核創新試點項目,零碳智慧産業園基礎設施項目榮獲“全球人居環境規劃設計獎”。
綠色同樣是起步區産業發展的基礎色調。2023年8月,比亞迪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在起步區下線,新能源乘用車及零部件産業園全年生産新能源車超22萬輛,成為支撐新舊動能轉換的強力引擎;繼國氫科技供能燃料電池、空冷燃料電池産品在起步區發布後,2023年12月22日,搭載在起步區生産的氫燃料電池的重卡完成首批交付;此外,起步區還簽約引進總投資360億元的愛旭太陽能高效電池組件製造基地項目,預計今年建成投用。
塑造品質宜居新城區
記者梳理發現,自2021年4月25日獲批建設以來,兩年半內起步區僅集中開工的重點項目就有5批,項目數量100余個,總投資超1500億元。這些重點項目緊扣“生態優先、交通優先、基礎設施優先”原則,成為起步區塑造品質宜居新城區的基礎。
跨河通道、市政路網越織越密。2023年9月28日,萬里黃河之上,G104京嵐線濟南黃河公路大橋主橋提前6個月合龍。兩年半來,起步區見證了“萬里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濟濼路隧道、濟南黃河鳳凰大橋建成通車。同時,起步區累計開工市政道路210公里,黃河大道、張仙寨路、萃清路、西環路等正逐步打通內部路網。
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配套設施越來越多。今年冬天,大橋燃氣熱源廠啟動供暖。同時,崔寨再生水廠也已開始運行,大橋水廠即將投入使用。2023年11月15日,太平水庫啟動建設,計劃2027年具備供水條件。
記者從起步區建設管理部了解到,當前起步區已啟動6個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總套數為18860套,其中4個項目13508套完成裝飾裝修。
此外,黃河體育中心足球場完成主體結構施工,黃河北岸首個三甲醫院一期竣工,起步區疾控中心揭牌,省實驗小學起航學校啟用,省實驗中學鵲華校區高中部實現封頂……優質公共服務資源的持續導入,也在進一步提升城市吸引力。
激發城市運營新活力
園區轉入運營階段,首個安置社區實現回遷,智慧城市指揮中心投入試運行,“馬路大管家”啟動運營……回顧兩年半來的發展建設歷程,“投入運營”成為起步區2023年的關鍵詞之一。對比過去建設階段物理載體的“靜”,和如今人口導入、功能運轉之後的“動”,起步區正在城市運營上逐步釋放出新活力。
在起步區鵲華理想社區,社區“四點半課堂”成為孩子放學後培養興趣愛好的溫馨場所,商業街滿足了居民日常生活所需,鄰里集市在營造熱鬧氛圍的同時提供人性化服務。
據了解,當前起步區已啟動建設鵲華、河潤等4個理想社區,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起步區加快推進800余萬平方米安置房建設,加快實現教育、健康、創業、服務、治理等配套場景落地運營。
2023年11月25日,中國(濟南)國際機床暨智能製造裝備博覽會在濟南黃河國際會展中心落幕。展會共吸引4萬專業買家、100余家專業採購團前來,同時極大帶動了餐飲、住宿等本地消費。組織轄區內中科、數經、綠建等多個園區現場進行“招商”活動,對接洽談50余家企業,其中10余家有意向落地起步區。
此次展會的成功舉辦,在推動“新會展”産業發展的同時,也是對起步區城市運營水準的一次檢驗,全面展示了起步區城市建設新面貌。
開啟示範區建設新征程
中科新經濟科創園、黃河數字經濟産業園分佈南北兩側,新能源乘用車及零部件産業園、光大照明智慧産業園在此投産,黃河體育中心、黃河國際會展中心拔地而起,兩處商品房率先交房入住……作為起步區前期發展建設的主戰場,崔寨組團夯實了起步區發展根基,開始展露新城新氣象。
隨着崔寨組團初步建設成形,2023年起步區將發展重心向大橋組團城市副中心轉移,開啟了全面建設示範區的新征程。
作為與濟南中央商務區(CBD)錯位發展、彰顯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特色”的生態商務區(EBD),和對外展示山東、濟南城市建設發展形象的示範窗口,示範區將打造經得起歷史和群眾檢驗的現代化精品之城,“智慧韌性”“全齡友好”“公園典範”“地上地下融合發展”等一系列起步區建設的新理念均將投入應用。
為保障示範區藍圖精準落地,起步區汲取“大部制”管理模式經驗,成立4大片區建設指揮部,其中示範區建設指揮部便開在了片區建設一線,由規劃、建設等相關部門精幹成員駐場辦公。為進一步釋放創新活力,起步區在全省率先推出“總師制”,啟動“大師工作營”,整體把控城市格調,統籌各地塊策劃開發。
當前,起步區體制機制創新優勢逐步展現,全區上下齊心協力,示範區總投資1392億元的102個項目完成籌備,以示範區建設為新的起點,起步區全面邁向成形起勢新階段更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