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萊蕪區:盤活特色文化資源 賦能鄉村産業振興-新華網
山東頻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1/02 09:59:45
來源:濟南市萊蕪區委宣傳部

濟南市萊蕪區:盤活特色文化資源 賦能鄉村産業振興

字體:

近日,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了山東省文化生態名村名鎮評選工作結果,其中濟南市萊蕪區楊莊鎮榜上有名。這是對該鎮紮實做好非遺挖掘、傳承、保護和發展創新工作的充分肯定。

“現在還有七個糖坊在堅持着這門老手藝,每個糖坊需要七八個人共同協作才能完成,從事陳樓糖瓜製作的手藝人還有50多位,每年共生産50萬斤、100萬個糖瓜,産值達到了1000萬元。”楊莊鎮非遺研究會負責人高翔説。陳樓糖瓜在2009年成功申請為省級非遺,隨着宣傳力度和品牌影響力的不斷加大,産業規模和效益也取得了大幅提升。為傳承和保護好這門傳統技藝,高翔牽頭成立非遺研究會,定期舉辦非遺傳承人技藝培訓班、開展研學、培訓等系列活動;投資建成非遺傳習所,陳列、展示原始生産工具560件、圖片1200張,並被省文旅廳評為了省級非遺生産性保護示範基地。

近年來,楊莊鎮積極探索非遺文化資源賦能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一批具有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的非項目取得了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均融入和影響了當地群眾的生産、生活,形成了獨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對推動當地文化振興、産業振興開闢了一條新途徑。目前全鎮已培育形成非遺項目10項,其中省級2項 、市級7項、區級1項,項目數量位居萊蕪區15個街(鎮)首位。楊莊鎮圍繞建立從非遺傳承、創作到産品製造、銷售等環節的完整産業鏈,通過提供相關産業培訓和支持,幫助手藝人提高産品質量和附加值。省級非遺項目糖瓜製作技藝中的第九道工序是“勒斷成球”,而勒斷糖管使糖瓜成為圓球形用的細麻繩,就來自於楊莊鎮另一省級非遺項目“高家店麻繩製作工藝”,為此鎮黨委政府牢牢抓住這兩個項目工藝密不可分的內在&&,讓傳承人“聯姻”,互相協作,形成産業鏈,用非遺項目為鄉村振興蓄勢蓄能,實現了全鎮文化、旅游、經濟齊頭並進的目標。

近年來,萊蕪區通過做大做強非遺項目傳承創新“蛋糕”,為推動鄉村振興開闢了一條新途徑。“全區共有市級以上非遺項目290項,佔濟南市非遺項目總數的1/3。今後,萊蕪區將非遺文化産業通過與市場有機結合,努力打造‘非遺+文化’‘非遺+旅游’‘非遺+商貿’‘非遺+電商’等多業態融合發展的産業格局,為全區文化振興、産業振興、經濟發展注入新活水,增添新動力。”萊蕪區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美玲説 。(高翔)(完)

【糾錯】 【責任編輯:夏莉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