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山東省乳山市南黃鎮院後村推行“土地入股+保底股息+盈利分紅”的股份制管理模式,把原有的以普通小麥、花生為主導的傳統種植業升級成為以五彩小麥、高油酸花生為核心的特色種植業,通過採取“工廠+合作社+基地+&&”模式,成立村辦企業,探索出鄉村振興一二三産融合發展之路,村集體年收入超47萬元,村民收入得到明顯提高。
近年來,乳山市先後榮獲“國家首批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全國首批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縣”等稱號。在鄉村産業振興上,乳山市放大自身優勢,突顯地域特色,不斷取得新突破。今年,該市圍繞“大抓經濟、大抓基層”主題活動,對標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標準和要求,大力實施“三抓三促”行動。
抓農業基礎保障,促糧食生産穩定。圍繞“穩生産能力”這一中心目標,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穩面積促增産。通過探索改革創新,承擔國家級農村産權流轉交易規範化和省級解決承包地細碎化兩個試點工作,助力土地流轉、規模經營,服務糧食生産;在政策支持上,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整理項目,落實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等惠農政策,提升耕地地力水平,激發種糧積極性。在科技興糧上,大力推廣糧油高産創建、單産提升集成技術,試種示範農作物新品種79個,農業科技增産效果顯著。2023年,小麥高産攻關畝産首次突破800公斤。
抓鏈條精準培育,促特色産業優化。聚焦特色産業高質量發展,堅持全局觀念、鏈條思維,提質量增效益。依託基質藍莓、高架草莓示範基地,引進擴繁藍莓、草莓新品種突破100萬株;引進山農大專家團隊,擴繁“山農一號”脫毒大姜原種30畝,引領特色種業發展。強化産學研合作,研發花生蛋白粉、花生肽等高附加值産品,爭取鄭州商品交易所“指定花生期貨交割廠庫”落戶,引領産業延鏈融合。搶抓預製菜産業發展先機,打造預製菜産業園區1個,培育産值過億元預製菜領軍企業2家,引領企業抱團發展。
抓宣傳推介實效,促産業品牌提升。抓實“創品牌、強推介”各項措施,豐富“好品山東·豐物乳山”品牌矩陣和影響力。推薦“乳山藍莓”獲批威海市知名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乳山草莓”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乳山牡蠣品牌價值達193.85億元,登頂國家地理標誌品牌價值排行榜。推廣“有標識、有廣告、有故事、有視頻”乳山農産“四有”模式,組織外出參加展銷活動100余次。
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乳山市還涌現出一批明星村鎮。以白沙灘鎮為例,該鎮立足特色農業産業,探索“農業+文旅”新模式,打造了東方田園文旅、“一泊花港”民宿等4個鄉村旅游綜合體,打造了集美食、游樂、演藝及網紅打卡於一體的大型露天夜間經濟集聚區;依託潮汐湖資源優勢,發展水上休閒國民運動中心項目,成功舉辦全國槳板U系列賽,進一步豐富鎮域文旅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