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陽信:村企合作養牛共贏-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12/20 11:14:35
來源:新華網

山東陽信:村企合作養牛共贏

字體:

  傍晚時分,走進山東省陽信縣流坡塢鎮南街村的標準化養殖小區,一排排牛舍裏,毛色光亮、膘肥體壯的肉牛悠閒地咀嚼着草料。

  大雪節氣已過,眼下本該是農民冬閒的時候,南街村的農民卻忙得不亦樂乎。村裏30多家養殖戶的2700多頭牛託管在這裡。他們要每天按時往牛舍裏添飼料和飲用水,整理圈舍,每月有3000元錢的收入。

  南街村有養殖肉牛的傳統。只要條件許可,每家都會養上幾頭。就算數量不多,也須每天搭上勞力。一家一戶自行養殖、銷售,費時費力。

圖為南街村的標準化養殖小區。新華社記者邵琨 攝

  為了降低養殖成本、提高效益,讓居家環境變整潔,南街村黨支部領辦山東南街牧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山東鳳昭城鄉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中廣核陽信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摸索出一種新合作模式:把村裏的牛集中起來管理,為養殖戶統一提供牛犢採購、疫苗獸藥、技術指導、飼料配方、糞污處理、肉牛銷售等服務。

  南街村黨支部書記張萬貴説:“建立標準化養殖小區,與鳳昭鄉建合作運營,支部牽頭組織養殖戶退村進區,每個牛位每年需支付200元錢。”

  雖然要支付租賃費,但養殖戶仍然很高興。“就拿清理糞污來説,原來在家養的時候,一頭牛一天清理糞污就要花1元錢,在這裡一頭牛一天才花3角錢。”南街村養殖戶張國金説。

  “現在養牛可省心了,獸醫防疫人員在這常駐,再也不用自己拉着牛到鎮上開防疫證明了。”説到好處,張國金忍不住多説了幾句。“原來自己在家養,只能養30頭,規模上不去。現在我養了200頭牛。”

  陽信縣是華北地區重要的肉牛養殖加工集散地,肉牛屠宰規模、進口牛肉數量、加工企業數量都位於全國前列。為了助力全縣肉牛産業發展,延長産業鏈條,陽信縣成立了生態肉牛産業鏈聯盟黨委,陽信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牽頭,業內影響力較大的企業為“鏈長”,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等多部門共同參與。

  “通過産業鏈聯盟,我們整合中廣核、鑫榮、京陽、五色等10家大型有機肥生産企業,分佈式建設11處畜禽糞污收儲運站、糞污儲藏池,全縣年可利用畜禽糞便172.8萬噸,年加工有機肥50萬噸。”陽信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主任李超説。

  南街村肉牛的糞污進入中廣核陽信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變成有機肥、沼液、沼氣。公司再將有機肥銷售給當地種植青貯的農戶,農戶將收穫後的青貯賣給養殖企業當飼料。

  在南街村,像張國金一樣的養殖戶被稱為“半託管戶”,還有的村民貸款買牛犢,將牛完全託管,當起“甩手掌櫃”。

  張萬貴説:“個人不負責養殖,牛肉價格漲跌也與他沒關係,貸款由公司負責償還。農戶每頭牛每年固定收益1000元,沒有風險。”

  集中託管不僅減少散養,還能實現農戶、企業的共贏。山東鳳昭城鄉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振勇説:“目前託管了300余家養殖戶的2000頭牛,要是全部由公司自己採購的話需要一次性佔用6000萬元流動資金,通過幫助群眾‘託管’,花小錢擴大了規模。”

  據了解,村企合作養牛的做法已在陽信縣開始推廣。陽信縣5個肉牛養殖傳統村,全部由支部領辦合作社或成立村辦企業,與相關企業合作為養殖戶提供購銷和各種技術服務。(記者邵琨)

【糾錯】 【責任編輯:陳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