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奶奶架子鼓手,奏響老年生活好聲音-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12/05 11:03:53
來源:齊魯晚報

90歲奶奶架子鼓手,奏響老年生活好聲音

字體:

  12月1日是夕陽長空舞志願服務隊音樂團排練的日子,這支平均年齡73歲的樂團裏,有一位90歲的架子鼓手。1933年出生的陳月麟70多歲才開始學習架子鼓,她覺得架子鼓能給她力量。“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陳月麟説:“架子鼓對我來説是一味靈藥,我願演奏到人生的最後一刻。”

  在架子鼓上獲得力量

  不在乎他人眼光

  即使已經90歲高齡,陳月麟身上依然散發着活力,説起話來總是笑瞇瞇的。當&上的架子鼓要換位置時,她總想自己動手搬,直到別人上前勸,她才肯住手。

  “我是1949年當的兵,然後轉業(留在了濟南),1990年退休。”性格開朗的陳月麟退休之後不肯閒着,她和幾個朋友一商量,成立了山東省老年人舞蹈協會。

  在舞蹈協會裏,陳月麟一直堅持學習,她學習舞蹈動作,研究有關編舞的資料,甚至學習服裝設計。“當時我和隊友們去過很多地方演出。”陳月麟説,她也沒想到自己能走上文藝這條路。

  人到古稀之年,陳月麟跳起舞來開始有些吃力,在看完一次演出後,她迷上了架子鼓。“身邊有人會敲,我和幾個朋友相約一起去拜師。”在學習敲鼓時,陳月麟能在鼓聲中感受到力量。

  “我不聰明,剛接觸架子鼓時有些不知所措,節奏跟不上。”為了練習手腳配合,陳月麟“魔怔”了,她在路上會一邊走,一邊用手拍腿打拍子,“嘴裏還不停地念叨,不少路人投來奇怪的眼光,但我不在乎”。

  即使病倒拿不起筷子

  也想在隊友身邊

  為了能在家練習架子鼓但又不吵到鄰居,陳月麟買來鼓皮,她在家聽着音樂,跟着節奏練習。學會架子鼓後,2006年,陳月麟組建起音樂團。她享受和朋友一起演奏的感覺。

  陳月麟忘不了她第一次參加表演,當時她很緊張,一激動把鼓槌甩了出去,正好掉在評委面前,當時評委笑了,她也笑了。

  陳月麟敲鼓時臉上總有笑容,在她眼裏,架子鼓是一味良藥,每當感覺頭腦發昏不舒服時,就敲上半小時。“聽着音樂,敲着鼓,直到汗流下來,人也舒服了。”陳月麟説,她前後腦梗過兩次,“第一次腦梗後,別説拿鼓槌了,我甚至拿不起筷子”。

  為了盡快恢復,陳月麟不停地鍛煉自己。“每週樂團訓練時,我會坐到隊員身邊,看他們練習。”在隊友們演奏的音樂裏,陳月麟感受到快樂,“我不能敲鼓,但可以看著指揮學習,等病好了後,也能用得上”。

  志願服務讓老年生活

  煥發青春

  2016年,夕陽長空舞志願服務隊成立,這支服務隊平均年齡73歲,陳月麟是服務隊的精神支柱。服務隊每次開始表演時,作為架子鼓手的陳月麟都會舉起手裏的兩根鼓槌相互敲擊幾次,隊員們才開始演奏。

  今年65歲的領隊李慶海是隊伍中最年輕的。“我們服務隊在陳老師的帶領下,一直從事社會公益活動,我們經常去部隊、學校、社會福利院進行慰問演出。”李慶海在樂團裏擔任小號手,“能給大家表演,讓我感覺心情舒暢。服務隊很團結,大家不計得失,不管演出還是排練,都隨叫隨到,像是一家人。”

  李慶海一直拿陳月麟當榜樣,他心裏很佩服這位老阿姨。“陳老師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公益,她本人非常低調,但做事非常高調。”李慶海説,有時候陳月麟處理服務隊的工作甚至能忙到凌晨兩三點,“從事志願者服務,讓陳老師得到了快樂,也是她90歲了還能保持青春的秘訣。”

  85歲的張先覺也是一名小號手,他説自己每天什麼都可以不幹,但一定要練習吹小號。“吹小號又動手又動嘴,還練腦子,吹完之後讓我精神煥發。”在張先覺眼裏,陳月麟像是一位勤勤懇懇的姐姐,“她組建起樂團後,很照顧我們這些弟弟妹妹,我很尊敬她。”

  90歲的陳月麟有着“90後”的心態,她有着自己的長壽秘訣。“不要計較得失,不要管別人説什麼,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陳月麟説,她要將架子鼓敲到人生的最後一刻。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