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嵐山:饅頭變身“工藝品”-新華網
山東頻道 > 信息 > 正文
2023 12/01 10:19:30
來源:日照嵐山區委宣傳部

日照嵐山:饅頭變身“工藝品”

字體:

當麵糰遇見“魔術師”,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做饅頭、蒸饅頭、吃饅頭,在很多人的眼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可在嵐山區安東衛街道,有一家“饅有味道”的新店, 老闆娘朱有紅做的饅頭形狀各異:栩栩如生的面魚和壽桃、精緻的“奧特曼” “小豬佩奇”。

11月24日,剛走進饅頭店,濃郁的饅頭香氣就撲鼻而來,正在售賣的“花饃”令人眼花繚亂。店內的鎮店作品“龍鳳呈祥”更是讓人驚嘆,這是朱有紅用一週時間精心製作的。不明就裏的人,第一眼可能會以為這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殊不知這件作品就是一個實打實的饅頭。

在朱有紅的廚房裏,她一邊製作花饃,一邊介紹:家家戶戶都做饅頭,並不覺得做饅頭有什麼困難的,直到自己開始製作饅頭出售,才知道做好饅頭也不容易。饅頭好吃的秘訣就是“好麵粉+好手藝”,這樣做出來的饅頭表面光滑有光澤、無裂口、裂紋、氣泡,內部結構細膩,吃起來口感勁道,除了靠傳承下來的做饅頭的經驗,自己也需要不斷摸索。

醒發之後,最熱鬧的環節是做造型,麵糰在朱有紅手指翻飛間,瞬間變成了佛手、元寶、如意、壽桃等形狀。

上鍋開蒸,隨着一陣陣濃郁的麥香飄來,熱氣騰騰的花饃便出鍋了。趁着熱乎氣咬上一口,舌尖上香甜瀰漫,口感結實筋道,很有嚼勁。

喬遷之喜、六十過壽(青島)、孩子百日(北街)……店內的一個寫字板上,記錄着時間和顧客的預定信息。

現如今,用花饃來體現中國式禮節的需求越來越多。“像兩三層的生日花饃,售價在二三百元。”朱有紅接到的這樣的訂單不在少數,“花饃不僅好看、好吃,主要是沒有添加劑,老少皆宜。如今,客戶定制呈現上升趨勢,從設計樣式要製作成品,費時費力,都是手工製作,機器無法代替,這也許正是花饃的獨特魅力。”

正是有像朱有紅稱這樣手藝人的堅守和創新,讓游走在指尖的花饃從一樣傳統麵食“轉身”成為藝術作品。讓群眾在欣賞藝術品的同時,也切身感受到香甜瀰漫舌尖的花饃的獨特魅力。

“花饃既是美食,也是傳統麵食文化,讓全國各地更多人吃到花饃,感受傳統飲食文化的魅力。”朱有紅稱,今後也將不斷挖掘,開發出更美味的産品,讓饅頭香飄得更遠。(萬德方)(完)

【糾錯】 【責任編輯:夏莉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