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2023年山東省食品安全宣傳周“食安山東”媒體行採訪團走進德州市,了解黑馬農貿批發市場的食品安全工作情況。
黑馬集團運營了黑馬農副産品批發市場、山東黑馬集團農貿水産調料副食批發市場及陵城黑馬農貿市場。上午8時30分,採訪團來到黑馬農副産品批發市場。該市場成立於1998年5月,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擁有交易大棚36000平方米。市場年交易量20億公斤,年交易額150億元,是德州市“菜籃子”重點工程,也是山東省重要産品追溯體系建設示範單位。
“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按照德州市市場監管局的要求,加強監管,落實主體責任,加大檢測力度,控制不合格食品流入,保障食品安全。”黑馬農副産品批發市場負責人介紹,菜農車輛在進入市場時留存蔬菜樣品進行快速檢測,檢驗檢疫合格後才能進場。檢測時,蔬菜的産地、品種、類別等信息上傳。同時,在市場經營業戶攤位上也進行採樣抽檢。“這裡走出的每一份蔬菜,都擁有了自己的‘身份證’,即標籤上的二維碼,掃描二維碼,蔬菜從産地開始的信息可以完整呈現,實現了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
據了解,2018年以來,黑馬集團累計投資2300多萬元建設了重要産品追溯體系,實現了全場全品履蓋電子結算和産品追溯,達到了來源可查、去向可追。為延伸追溯鏈條、拓展追測範圍,黑馬集團於2020年在原有蔬菜追溯體系建設的基礎上,繼續投資300余萬元,建立以貨物入場、農殘檢測、電子交易、出場核查、數據對接等為基礎的肉類、海鮮、調味品追溯體系。系統上線運行以後,肉類、海鮮、調味品全部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追,在原有保障“菜籃子”安全的基礎上,繼續為德州人民的“肉案子”和“味罐子”保駕護航。
德州黑馬市場對農副産品檢測的重視,得益於德州市市場監督部門的大力督導。為加強農批市場食品安全規範化管理,精準提升服務水平,德州市德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強監管、重服務,嚴格落實農批市場“五項制度”,深入推進農批市場食品安全管理規範化建設。
德城區市場監管局抽調業務骨幹實施駐場監管,專職負責市場食用農産品銷售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對市場開辦方和入場銷售者主體責任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參與“先查後檢”抽樣檢驗,確保場內食用農産品質量安全。指導市場配備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管理員,落實市場開辦方企業主體責任。通過在食用農産品批發市場實施“駐場監管、互聯網+快檢、定量抽檢、掃碼追溯、半年檢查”五項制度,嚴把食用農産品進入市場第一道關口,切實加強了食用農産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管。
此外,德城區市場監管局駐場監管人員使用“山東省智慧市場監管一體化&&”對市場開辦者和入場銷售者進行日常監督檢查和交易時段監督檢查,依法查處違法行為;快檢結果及時通過市場內公示欄進行公示,確保人民群眾能夠及時了解食用農産品的快檢情況,對不合格食用農産品立刻進行銷毀,並對不合格食用農産品經營者持續跟蹤,督促食用農産品流通環節嚴格落實進貨查驗要求,規範入場銷售者的經營行為;要求市場開辦者與入場銷售者集中簽訂《食用農産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切實保障食用農産品流通領域質量安全。
2023年山東省食品安全宣傳周“食安山東”媒體行活動由山東省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主辦,山東省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山東廣播電視台承辦。此次活動前往濱州市、德州市、菏澤市開展實地考察,進一步提升公眾食品安全意識,引導企業加強食安自律、守法擔責、誠信生産經營意識,不斷提高食品安全群眾滿意度。集中展示山東省食品安全工作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效,引導食品行業市場主體嚴格自律,倡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食品安全治理,共同營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