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沙河街道“孝善食堂”托起老年人幸福生活-新華網
山東頻道 > 信息 > 正文
2023 11/28 17:08:47
來源: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濱州市沙河街道“孝善食堂”托起老年人幸福生活

字體:

山東省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沙河街道因西沙河穿境而得名,西沙河從宋代起就承載着京津和入山海關的重要漕運,河兩岸的村民至今仍津津樂道宋代運糧河的故事及傳説,民風淳樸,歷史底蘊深厚,孝親敬老美德代代傳承。

近年來,隨着農村勞動力外流,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離開農村前往城市工作、生活,導致農村老年人口占比不斷上升。為了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實現“老有所養”,沙河街道黨工委從“一頓熱乎飯”入手,在於家村打造孝善食堂,立足在鄉村引領孝善文化,通過經濟共擔、互助養老等方式,既解決老人就餐難問題,又讓“孝善治家”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10月16日中午,沙河街道於家村的孝善食堂開啟試營業,公益崗、志願者們和面、拌餡、搟皮、包餃子,為老人們精心準備着餃子盛宴。到了飯點,隨着餃子的香氣在食堂內飄散,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陸續走進食堂就餐,餐廳內很快便座無虛席。志願者們一邊忙碌忙着為老人們端上可口的飯菜,一邊詢問老人們飯菜是否可口,有沒有什麼忌口等等。

沙河街道於家村現有70歲以上老人44人,村內年輕人以外出務工為主,為了更好的照顧村內老人,於家村從今年七月開始籌建孝善食堂,以黨支部領辦、群眾參與為原則,依靠盤活村內閒置場所資源、激活農村公益性崗位群體活力等措施,歷經三個月,建成可容納60名老人同時就餐的食堂,為村內7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工作日午餐。由村裏精通廚藝的公益崗、志願者為老人們做飯,飯菜以低鹽低油的家常飯菜為主,根據時令變化,搭配採摘村居自己種植的新鮮綠色蔬菜及水果,食譜變化不重樣,確保老人們吃得舒心、健康且營養均衡。

“餃子鹹淡怎麼樣啊,韭菜是咱們地裏自己種的,無公害,大家都多吃點!”街道黨工委班子成員到於家村與就餐老人交流,並徵求村民對食堂的意見。於家村堅持黨建引領,由“村兩委”成員帶頭做志願者,到孝善食堂為村內老人服務,村民也紛紛捐贈米、面、油、雞蛋等日常食材,供老人食用。孝善食堂按人均15元的標準提供飯菜,老年人僅需支付2元享受供餐。小小一餐飯,溫暖老人心,孝善食堂的開辦不僅為村內的老人們提供了美味可口的飯菜,保證了老人的營養需求,也讓老年人能夠有機會走出“小家門”,走進“大家庭”,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消除了老年人的孤獨感,進而營造出良好的敬老助老的社會氛圍。老人們高興地説:“現在好了中午能來這裡吃飯,人多又熱鬧,飯菜又好吃,吃得飽,吃得好,比我們在家吃得都好,兒女們還放心。”

“小食堂”烹出“幸福餐”,下一步,沙河街道將以“孝善食堂”為載體,進一步將農村養老服務工作做實做好,切實打通民生保障“最後一公里”,全面形成“孝善沙河”“熱情沙河”“溫暖沙河”的和諧氛圍。(孫長生)(完)

【糾錯】 【責任編輯:夏莉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