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德州306所學校體育設施對外開放廣受市民歡迎-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11/22 16:42:14
來源:大眾日報

山東德州306所學校體育設施對外開放廣受市民歡迎

字體:

  隨着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群眾運動健身需求日益增長,健身場地短缺、體育設施不足等問題仍然存在。近年來,不少省份探索將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向社會開放。山東省也不斷推進學校體育場地向社會開放工作,力爭到2025年實現全省城鎮學校體育場地基本向社會開放。

  2019年12月,德州市印發《德州市學校體育設施對外開放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在符合體育設施對外開放條件的學校進行試點。目前,德州全市開放學校已達到306所。

  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後,哪些人會入校鍛煉?校園秩序如何保障?開放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記者到德州進行了採訪。

  操場上集結了“老中青”

  11月19日正值周日,天氣晴好,本該安靜的德州市陵城區西關小學校園卻熱鬧了起來。“劉校長,快來看看,‘老年隊’‘少年隊’PK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性格爽朗的學校乒乓球教練張燕從乒乓球訓練館小跑着出來,催促着正往這邊來的校長劉新燕。

  自2019年底,西關小學作為陵城區首批試點,學校體育設施對市民免費開放。無特殊原因,周末、節假日及每天下午6點半至晚9點,市民憑&&證可進入學校操場,包括學校的乒乓球訓練館。

  記者現場看到,訓練館共有10張乒乓球桌,每一張都有人使用,門口的桌子上擺滿了各種樣式的水杯。平時學生在此訓練,周末時進門處3張案&提供給市民,此時成了“比賽區”,52歲的竇光“對戰”一位二年級學生。論球齡,老年隊自然有優勢,但論專業性卻輸給了“少年隊”。

  竇光從家騎電動車10分鐘就能到學校,但凡周末有空,都會來打半天乒乓球。“非常方便,學校開放體育設施對老百姓來説是好事兒。”

  57歲的張學慶此前去收費的球館打球,後來社區活動室置辦了乒乓球&,但人多&少。現在他每週六送孫子來學校練球,自己也成了乒乓球訓練館的“常客”。“如果練球的孩子多,我們就把球&讓出來。”他説。

  陵城區教體局青少年體育科工作人員趙江濤介紹,經近兩年試點,對於開放學校體育設施,市民反響良好。今年8月開始,陵城區加快該項工作步伐,90多所學校體育設施陸續免費開放。

  在整個德州市,公共體育設施相對缺乏的當屬德城區。10月底,該轄區內51所中小學體育設施全部面向社會開放。“第一批8所,第二批17所,最後一次全部開放,粗略統計全區有5000人登記申請。”德城區教體局基礎教育科科長陳經宇説,開放後,節假日裏閒置的學校操場上集結了“老中青”三代人,很是和諧。

  青少年是最大受益者

  記者採訪發現,城鎮學校對外開放體育設施後,最受益的還是孩子,尤其是本校學生。節假日裏,出現最多的“組合”就是一到兩位家長帶着孩子來打籃球或踢足球。這也符合《辦法》的初衷:以青少年為主向群眾提供健身場所,滿足群眾體育健身需求。

  “學校就在我家附近,出門下樓5分鐘就到。”36歲的“上班族”王暢家住德城區天衢中心小學附近,幾乎每個周末都會帶8歲的兒子在校園裏打一會兒籃球。

  當前對城市而言,足球場最為稀缺。每個周末,天衢新區太陽城小學的足球場地都會被預約,不少業餘足球隊前來踢比賽,更多時候是青少年們在此訓練。“相比於成年人,孩子們對體育設施的需求更大。尤其是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區,學生平時在學校有體育課、課間活動,但放假後就近運動的場所較少。”德州市教體局青少年體育科副科長張國文説,省市&&的相關文件,都強調了此項工作優先讓更多青少年受益。

  陵城區西關小學乒乓球訓練館是德州為數不多開放的室內體育場所,選擇對市民開放有學校自己的考量。乒乓球特色教育是學校的亮點,這裡還是德州市乒乓球項目體育教研基地。劉新燕説,與室內籃球館、排球館相比,乒乓球館面積較小,而且人群相對固定。“這幾年,我們門衛都能‘人臉識別’了,來學校的市民個人素質都很高。”他補充了開放後的一個好處,“家長能親眼看到學生訓練,才知道自家孩子乒乓球打得這麼‘專業’,越來越多家長支持學生加入訓練隊伍,也支持我們的‘國球’。”

  在這一點上,當了20餘年教練的張燕也深有體會。她説,這幾年除了練球的學生越來越多外,自己也受到家長們更多的尊重。

  保障學校正常秩序為前提

  11月21日18時許,德城區東風東路小學的學生陸續被家長接走,校園安靜下來以後,平時關閉的東側小門開放。一側安裝有人臉識別系統,已錄入信息的市民才能“刷臉”進入。學校總務處主任李濤介紹,2020年底至今,學校陸續錄入了200多位市民資料,本校學生和附近居民各佔一半。

  記者看到,學校教學區和操場有一條隔離帶,是學校專為開放體育設施而設。這樣一來,市民從東門進入後,只能進入活動區域。“這對學校的安全性和秩序性都有所保障。”李濤説。據了解,德城區部分中小學採取了“區隔措施”,比如德州十中將操場活動區域圍進了柵欄,也有學校劃定“專屬通道”進入活動區。

  陳經宇介紹,開放過程中,也遇到一些問題,比如有的學校擔心前來活動的老人會有摔倒等突發安全問題,部分學校開放時讓市民同時填寫了《申請表》和《責任書》,包括“不得在學校內抽煙”“車輛不得進入學校”“自身突發疾病或意外本人承擔責任”等。

  另外,當前德州的中小學開放的多是室外體育設施。張國文解釋,室內場所有更衣室、衞生間等隱蔽角落,存在一定安全隱患,《辦法》多處也明確“開放室外體育設施”。

  而對體育設施的損耗,目前並未有學校上報。對此,德州市防患於未然,明確各縣(市、區)負責轄區學校體育設施對外開放的財政投入,設立“學校體育設施開放工作專項補助經費”,保障學校體育設施對外開放工作順利開展。

  “如何從具體情況出發,更好將學校體育資源和社區居民需求銜接,是我們正在思考的問題。”德州市教體局副局長張少先&&,今後將進一步引導學校從公益角度出發承擔起社會公共服務的責任,同時挖掘社區和學校在促進社會實踐等方面的合作空間,不斷提高校園體育設施的利用率。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