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文旅“情景交融”,業態更加豐富-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11/20 11:34:04
來源:齊魯晚報

山東:文旅“情景交融”,業態更加豐富

字體:

  近年來,山東各地不斷探索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的方法路徑。從理念創新到産品換代,從場景打造到服務提升,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門積極行動起來,真正實現文化資源、旅游業態的“情景交融”。    

  非遺扎根景區

  實現産學研一體

  莒縣的莒國古城內,當地特色非遺項目過門箋傳承人於紅的非遺工坊內,喜慶的過門箋挂滿屋頂,幾位年輕人正在圍觀這門老手藝的展示過程。

  莒國古城是魯東南地區的知名景點,常年吸引青島市、日照市、臨沂市等地的游客前去打卡。為讓特色民俗真正助力旅游新場景打造,莒縣在莒國古城開闢專門區域,在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下,設立非遺工坊,為項目提供傳承、展銷、交流的&&。

  “以前認為‘産學研’僅是聽聽而已,現在通過莒國古城內的非遺工坊,這個理念落地了。”於紅告訴記者,通過非遺走進景區的項目,過門箋正在被更多人看到。如今,自己在景區一年的銷售額能達到70萬元,二十多人的專業製作團隊處於“全年無休”狀態。

  附近的五蓮縣,圍繞傳承文化基因和精神記憶,建成劉氏盤扣、五蓮割花等15處縣級非遺工坊,引導非遺項目産業化規模化發展,推動非遺保護從“展品”變“産品”。當地將9家非遺單位納入五蓮縣中小學研學旅行基地,每年組織剪紙、盤扣、葫蘆烙畫、核雕等非遺項目進校園研學30余次。依託“山東手造·五蓮有禮”展示展銷中心,聯合縣殘聯重點扶持殘疾人非遺、文創等特色職業技能培訓項目發展,不斷播撒鄉土人才“火種”,依託五蓮泥塑、葫蘆烙花等“非遺”之力,幫助近百餘名殘疾人實現高質量、高層次創業就業。

  從全省範圍看,通過“黃河大集”“鄉村好時節LET’S購”等省級層面活動引領,非遺更好地融入鄉村旅游發展和鄉村振興實踐,服務大局貢獻度不斷提升。多地還通過發展鄉村非遺合作社、建設非遺特色村落(社區)、幫扶非遺企業等方式,解決鄉村手藝産品銷路窄、從業者收入低等難題。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山東未來將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活化利用,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與旅游融合發展,支持發展鄉村旅游、研學旅游。推出一批非遺主題旅游線路,培育一批非遺旅游體驗基地,打造一批非遺研學旅游産品和演藝作品,建設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特色景區。辦好山東非遺購物節,與惠民消費季相結合,打造非物質文化遺産特色商超,拓寬非遺産品推廣和銷售渠道。鼓勵和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産相關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紅色文化火起來

  助力鄉村振興

  11月16日,沂南縣紅嫂家鄉旅游區的一個農家院落,近百位游客圍坐一旁。院子中央,幾位身着粗布衣裳的演員,正在上演“戰地醫院”故事。為隊伍日夜趕制軍鞋的群眾、衝在一線負傷的八路軍戰士、飽含熾熱革命情懷的義務兵……這些來自沂南縣當地的群眾演員,憑藉真誠的表演,贏得陣陣掌聲和部分觀眾的熱淚。今年64歲的高玲舉,在劇中扮演“高大娘”。退休之前,她是一名教師。退休之後,她來到紅嫂家鄉旅游區,將從小耳聞目睹的沂蒙精神,用沉浸式情景小劇的形式,表現出來,傳播開去。沂南縣所探索的沉浸式情景小劇,通過創新産品業態,將地方厚重的紅色文化底蘊融入演藝項目,讓觀眾面對面去體悟沂蒙精神的內核,為景區進一步增加了人氣,也成為山東推動文化旅游産品融合的典型代表。

  山東深挖沂蒙精神等內涵,充分整合濟南、淄博、棗莊、煙&等地紅色文化和旅游資源,構建彰顯山東特色的紅色文化研學旅游目的地體系,全省重點打造數十個紅色旅游研學主題産品。同時,推動紅色旅游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如紅色教育作為開學第一課、紅色旅游“小小講解員”公益培訓班等,通過多種形式,開展黨性教育、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國防教育,講好紅色故事山東篇。文化資源的加入,讓山東各地旅游産品變得更加“賞心悅目”:不僅能夠看到好山好水,還能聽到山那邊的小調、水對岸的歌聲。

  在濰坊昌邑市,當地實施革命文物賦能工程,規劃設計東、西、南三條紅色旅游研學路線,將34處紅色景點串點成線、串珠成鏈。建立“國有+民營”文旅市場主體模式,鼓勵、扶持有實力的民營企業、社會培訓機構、旅行社等市場主體參與紅色文旅産業發展,通過形象推介、資源共享,與國內大型紅色文旅經營主體建立合作簽約關係,引進更多客源。近年來,先後接待省內外旅游、研學等400多萬人次,紅色文化旅游收入達到10億多元,逐步叫響昌邑全域紅色旅游品牌。

  五年牽手新圖景

  行業實現轉型發展

  隨着民眾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游客不滿足於旅行途中只是看風景,富有歷史底蘊的文化民俗景點日益受歡迎。

  2018年,以文化和旅游部以及省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掛牌組建為標誌,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工作翻開了新的一頁。5年來,山東文化和旅游融合走出了高質量發展之路。從創新推動文化資源轉化,到提升旅游産業各個鏈條文化內涵,再到新型場景、新興業態的構建布局,山東省文化和旅游系統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總體理念,打造文旅深度融合格局,實現行業轉型發展。

  今年3月,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構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現代旅游業體系,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共同富裕,強調加強泰山、“三孔”等世界遺産保護利用,推進濟南“泉·城文化”景觀、青島老城區申遺,豐富提升“禮出東方”“稷下學宮”等文化標識。

  今年以來,山東通過發放惠民消費券、實施景區品質提升工程等一系列舉措提振文旅消費,積極培育打造元宇宙文旅、沉浸式游藝等一批新業態、新場景,促進文化和旅游産業提檔升級。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有關負責人&&,圍繞落實“山東消費提振年”部署,山東將繼續推進文化旅游與科技、教育、生態等融合的深度與廣度,通過提供更多類型的新産品,滿足新需求,引導新消費,穩步實現旅游要素重組、功能疊加、産品迭代和業態創新。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