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山東省濰坊市用一場活動給出了優解。11月10日上午,濰坊學院體育場上人頭攢動,近400家用人單位現場攬才;體育館內,政企校精準就業座談會同步展開。在這場“職引未來—2023年全國大中城市巡迴招聘‘濰坊站’”活動中,優質的崗位、精準的對接受到高校、企業和學生肯定。
該活動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起,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濰坊市人社局、濰坊學院承辦。記者看到,現場近400家用人單位中,一半以上都來自濰坊市外,其中不乏北京、上海、江蘇、河南、河北、廣東等外省市企業,崗位需求人數近1.3萬人。近4000名高校學子現場求職,達成初步意向1600餘人次。
各企業使出渾身解數搶人。“我們當月就能簽訂勞動合同,繳納五險一金,公積金企業繳費比例12%,一年後工資在12萬-14萬元/年。”淄博齊翔騰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人員現場介紹。
招聘企業求賢若渴,濰坊市也誠意滿滿。諾大的展板上,山東省16地市人才政策、企業信息一覽表一目了然。在“簡歷加油站”攤位,濰坊學院搬來彩色打印機現場給學生們打印簡歷,5名就業指導專員&&修改簡歷。“説出你的核心能力,不要泛泛而談掌握了什麼知識。還可以給自己總結出一個三大能力、四大職業優勢來。”王樹森老師邊在簡歷上圈畫,邊對學生説。濰坊市還把應徵入伍、西部計劃、青鳥計劃等宣傳攤位擺進現場,給學生們提供了不同選擇。
不遠處的會議室內,還有一群人也在圍着畢業生轉,包括山東省、濰坊市人社部門相關負責人,各高校20位就業部門相關負責人,40家企業招工人員。在這場膠東經濟圈高校畢業生精準就業座談會上,大家圍繞高校畢業生招聘就業、實習見習擴展、滿足畢業生需求等方面展開討論。政府、高校和企業三方聯動,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助力企業吸納人才。
座談會後,高校座牌被擺成兩排,就業方相關負責人現場擺攤,各企業帶着簡章“上門”求才。山東禾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急需農林、植保、制藥工程、化學等專業人才,企管辦主任孫樹龍拿着宣傳單頁,來到了青島農業大學學生處副處長呂國瑩“攤位”前。“學生考完研後,過完年我幫你對接各學院,走定向招聘,這樣效果更好。”呂國瑩的一席話,給孫樹龍吃下定心丸。雙方約定,年後企業到學校作專場宣講。
在青島大學“攤位”前,山東英科醫療製品有限公司招聘人員梁樹霞加上了該校學生就業中心主任朱青文的微信,並對其發出了訪企的邀請,“我們組團去企業轉轉。”朱青文欣然應邀。
這樣的“一對一”,讓校企雙方都收穫滿滿。為把學生推介出去,濰坊學院學生處副處長、就業指導中心主任王秀慧抱來了上百份學生簡歷。濰坊太平洋産險人事部經理韓慶國在“攤位”上求才時,王秀慧直接拿出簡歷精準對接。現場,她還把一名法學專業遲遲未就業的2023屆畢業生推薦給某企業幹法務。
像這樣的招聘、對接活動,濰坊市今年已經持續開展多場,通過搭建校企對接&&,讓“政校企”三方聯動,全力兜底線、促對接、優服務、穩崗位。
“吸引學生的關鍵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看企業的實力,在濰坊就有不少非常好的單位。”山東大學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主任肖祥説,近幾年,山東省市兩級&&了一系列人才引進新政,起到了一定成效。比如濰坊市,這幾年山東大學畢業生到濰坊就業的人數明顯增多,省內僅次於濟南、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