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位入鏈,為我們打開了新的發展思路,發現了不一樣的市場。”山東稀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宗剛告訴記者。
近日,一場棉紡織産業鏈一對標三對接融鏈固鏈專場交流活動在德州舉辦,旨在搭建&&橋梁,為企業精心選擇強鏈補鏈“合夥人”。活動現場,山東恒豐新型紗線及面料製造業創新中心與山東稀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就氣凝膠功能紡織新材料等進行了簽約。
“恒豐是國內差別化功能性紗線代表企業,與它簽約可以進一步驗證技術在下游的應用,不斷改進與優化,提高市場影響力與受眾面。”宗剛説,“這一活動為紡織企業搭建了對接交流&&,促使國內紡織企業強強聯合走向國際市場。”
據了解,紡織服裝産業鏈是德州市12個標誌性産業鏈之一,目前全市紡織行業規上企業達189家,2022年營業收入近300億元。此次活動促成了德州紡織産業鏈龍頭企業與省內外新材料、金融投資、信息數字化優勢企業成功對接,共有18家棉紡織企業代表與合作方代表進行了簽約。
搭建産業鏈對接&&是市場所需、企業所盼。今年,山東省啟動“十鏈萬企”標誌性産業鏈融鏈固鏈專項行動,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鏈固鏈,打造共建共享、共創共贏的優良産業生態,提升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全年開展省級重點産業鏈融鏈固鏈供需對接活動20場以上,組織省外對接活動5場以上,舉辦市級産業鏈融鏈固鏈供需對接活動50場以上,促成企業間達成合作意向1000項以上,覆蓋企業數量超過1萬家。
産業鏈上的薄弱點、斷裂點,往往需要靠産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來彌合。“卡位入鏈”不僅可以實現優勢企業間的強強聯合,還可以針對産業鏈薄弱環節,實現補鏈,使産業鏈更加堅固、富有韌性。
“我們聯合陵城區人民政府、青島大學、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協會、德州市3家新型紡織龍頭企業及省內外4家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共11家優勢單位成立的新型紗線及面料製造業創新中心,目前已攻克6項關鍵共性技術難題,引領帶動上下游企業在開發紡織新産品、新工藝、新技術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多項技術已成功轉化並形成生産力。”德州恒豐集團執行理事長付剛説。
以精準招商、招大引強激發“鏈式效應”,帶動上下游産業“聚鏈成群”,在五蓮縣,一台精心謀劃的卡位式招商“好戲”正在上演。
走進五蓮縣的日照市北經濟開發區智能製造産業園,標準化廠房星羅棋佈,一條智能終端設備製造産業鏈“羽翼漸豐”。
在東深海越電子科技(山東)有限公司一期項目的無塵車間,記者看到,林立的機械手臂抓起一塊塊自動切割後的高端視窗觸摸屏在生産設備之間傳遞,一台&自動化生産設備運轉有條不紊。“去年11月着手辦理註冊手續,5個月時間就完成了一期項目的無塵車間建設和裝修,8月順利投産。項目從立項到投産用時不到一年。”公司董事長劉海林告訴記者,吸引公司在此落地的不僅是良好的區位優勢,還有“保姆式”招商服務。
明確重點、精準發力,五蓮縣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膠東經濟圈、中西部等地區創新設立5個開放招引工作專班,重點圍繞“十強”産業、“四新”經濟,大力引進産業層次高、發展潛力大、輻射帶動強的綠色低碳項目。在得知東深海越的産業轉移需求後,五蓮縣珠三角開放招引專班向企業拋來“橄欖枝”,為其量身打造生産廠房,讓項目“拎包入住”。
今年,5個開放招引專班又圍繞五蓮縣重點産業鏈,持續做好融鏈固鏈項目招引文章。“東深海越項目落地後,我們又招引了同為智能終端設備産業鏈固鏈項目的訊康科技新能源磁性元器件製造産業園項目落地。”五蓮縣珠三角開放招引工作專班招商專員申鵬飛介紹説,該項目落地後,智能終端設備産業鏈的“鏈主”項目——總投資35億元的浪潮智能終端産業園也選擇在這裡“卡位入鏈”。“目前,訊康科技和浪潮智能終端兩個産業園項目的廠房基礎施工正在同步進行。”(賀瑩瑩 栗晟皓 王書勝 高華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