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工路上有個“家”:5塊錢就能睡個安穩覺-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10/31 10:59:09
來源:濟南日報

務工路上有個“家”:5塊錢就能睡個安穩覺

字體:

  每天清晨天剛濛濛亮,濟南城市仍在寂靜之中,工地、勞務市場卻已經熱鬧起來。為了一家人生計在外務工的勞動者們,有的走上了日復一日勞作的崗位,有的在零工市場尋找機會。務工路上,能有一處安穩的“落腳地”,是很多外來務工人員的渴望。

  “勞動者之家”服務大廳。

  全市規模最大的勞務市場在槐蔭區。近日,槐蔭區“勞動者之家”正式啟用。這裡規劃有800個房間,有超市、診所、理髮店、健身器材、圖書室等暖心配套設施。最低每天只要花5塊錢,就能在這裡洗個熱水澡、睡個安穩覺。

  務工路上的他們,都説在這兒就像“到家”一樣。

  時間:10月30日

  地點:槐蔭區“勞動者之家”

  ●告別雜亂合租 每天10塊錢擁有獨立衛浴

  52歲的李慧家在長清區,在濟南槐蔭區打工已有五六年。儘管兩個孩子已經結婚、工作,生活的擔子輕了不少,但她依然想有一份收入,為孩子們多攢一些錢。現在,李慧在槐蔭區國際醫學中心項目負責工友們的伙食。每天從早晨7點左右到崗,忙到晚飯前後,輪班休息時才能歇一歇。

  從前,李慧跟幾個老鄉一起在工地附近的農家小院合租,“亂”是她對合租生活最直接的評價。“人多、流動性大,作息習慣也不一樣,幾乎睡不了一個囫圇覺。”李慧説,為了省錢,租房費用壓縮到每個月五六百元,甚至連基本的洗漱都是難題。好不容易有了休息的空當,從工地上騎車趕回去,休息不了一會兒又要返程。

  “勞動者之家”9月28日正式啟用,李慧第一時間就搬了進來。“勞動者之家”位於德州路和醫學大道交叉口,附近塔吊林立,勾畫着西部城區的美好明天。這裡也是外來務工者最為密集的地方,規劃了800個房間,已投入使用400余間,目前已有200餘人入住。

  李慧的房間是帶獨立衛浴的雙人間。一進房間,李慧就順手整理起床舖、桌面,就像在家一樣自然。“你看,這房間裏有空調、能洗澡,24小時有熱水,而且很安靜、很安全!”記者看到,房間雖然不大,但設施一應俱全,床上用品也都由“勞動者之家”配備好,完全實現拎包入住。這樣一個床位,每天只要10元錢。每天出門上班前,李慧都會在衞生間的鏡子前整理頭髮、抹上潤膚露,告別了從前連洗漱都要搶的“兵荒馬亂”。這樣從容的節奏,讓李慧每天都帶着微笑出門。

  作為女性,在風吹日曬的工地上謀生註定更加辛苦。從前,李慧的家人總擔心她吃不好、住不好、不安全,現在則放心了許多。“每天回到這裡就像到家一樣,生活質量相比從前提高了不止一個檔次!”李慧説,她還介紹了不少老鄉、姐妹到這裡來住。

  為務工者提供完善的生活配套。

  ●生活配套齊全 給勞動者帶來滿滿安全感

  “我到外面買點吃的用的,順便捎個午飯回來。”

  採訪當天,李慧正巧輪休。她走出“勞動者之家”大門右拐,一排商鋪就在眼前——快餐、超市、診所、理髮店,配置與普通社區幾乎無異。“超市和飯店價格都很便宜,一頓飯七八塊錢就能吃飽,原來在外面買得十幾塊錢。”李慧話語間的精打細算,都是在為今後更美好的生活做鋪墊。她早就算過,現在比從前每個月能省三四百塊錢。

  李慧的工友、53歲的楊曰勇是商河縣人,在工地上打零工。李慧採購時,他正在診所測量血壓。“‘勞動者之家’想得很周到,要不是挨着診所,有個頭疼腦熱我們都不會專門去看病,熬一熬就過去了。”楊曰勇説,這裡很多服務都讓他感到貼心,“這裡有法律諮詢室,還有律師值班,要是碰上拖欠工資、沒有勞動保障這樣的事兒,我們就能直接尋求法律幫助,不至於慌了神。”

  記者在“勞動者之家”轉了一圈,發現這裡的貼心之處還有很多。

  公寓有單人間也有雙人間,既有滿足基本居住的普通間,又有具備洗浴功能的“豪華間”;既有單身女工住房區,又有夫妻零工住房區,可以分別滿足不同居住需求,最便宜的每天僅需5塊錢,還有專門的“護薪公寓”為遇到困難的務工者提供免費臨時住宿。黨群服務中心內的休閒娛樂區有棋牌室、乒乓球&、健身器材等,可供大家空閒時候打球、下棋、鍛煉;圖書閱覽室如同一間“迷你圖書館”,為入住者提供精神港灣……

  “‘勞動者之家’盤活了閒置資源,在原有的房屋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升級改造,尤其是安全方面,通過了消防部門的驗收。”園區運營方項目經理祝道雷告訴記者,園區採用人臉識別系統,攝像頭無死角覆蓋,還配備了警務室、調解室,給入住者滿滿的安全感。

  ●輻射範圍擴大 實現就業培訓“一條龍”服務

  “勞動者之家”啟用一個月來,很受外來務工者歡迎,只需在接待大廳辦理入住、完成人臉認證,就能享受所有配套服務,“性價比”超高。奔波在務工路上的他們,在這裡有了一個臨時的“家”。

  槐蔭區興福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吳永濤告訴記者,完善生活配套之外,“勞動者之家”還專門打造了勞動者權益保障文化長廊,將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勞動者維權的方式方法等圖文並茂地製作展板上墻,不斷提高勞動者的維權意識。

  “勞動者之家”的服務輻射範圍還在不斷擴大。位於段店北路街道的零工市場,從自發聚集到規範化管理已有十幾年時間,是濟南市規模最大的零工市場。“勞動者之家”的建設,與零工市場的提檔升級也有直接關係。

  “段北零工市場已經不適應現在經濟社會的發展,給交通、治安、城市管理都帶來了難度。”槐蔭區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區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主任張思楊&&,前期在零工市場進行了“勞動者之家”試點,改建床位50個並全部投入使用,但無法滿足需求。

  “‘勞動者之家’逐漸完善後,我們將推動零工市場向西遷移,與二期‘勞動者之家’一體化建設。”張思楊説,“勞動者之家”不僅為全區外來務工者提供住宿、餐飲等基本配套,還要以此為&&,提供就業崗位對接、招聘專場、技能提升、權益保障等服務,實現就業、培訓“一條龍”服務,使“勞動者之家”真正成為零工人員工作生活、融入城市的全鏈條服務&&,為勞動者短期就業、企業階段性用工、個體戶短期用工等場景,提供更加暖心務實、精準高效的專業服務,讓更多勞動者在槐蔭區有信心地創業、有底氣地就業、有幹勁地樂業。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