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連片,河流環繞,一片金黃。近日,記者來到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固堤街道大灣口村,廣闊的田野風光映入眼簾。近處田地邊,鏟土機正協助兩口檢查井進行水泥澆築,工人們在一側被疏浚好的溝渠裏抹水泥面。
“在2012年土地整理的基礎上,我們要在這裡建設1.5萬畝高標準農田示範項目,主要開展耕地質量提升、整修道路和灌溉排水設施、新建防護林帶和輸配電路等內容,預計今年11月份完工。”順着向西新挖好的輸水管道,技術員劉萬委邊走邊説。
據固堤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李巍介紹,該項目涉及蔡家欄子、大灣口等11個村莊,將建設鹽鹼地豐産種植服務中心助力實現耕地利用高效化、糧食收儲便利化、農業管理智慧化。建成後每年能節約用水153.2萬立方米,增加糧食生産能力2625噸,年增産效益近500萬元。
今年5月,寒亭區成功獲批國家首批整縣級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固堤街道1.5萬畝高標準農田示範項目是其中一個落點。近年來,寒亭區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産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有力舉措,先後投入資金2.5億元,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21個,建設了17.8萬畝高産穩産基本農田,佔全區耕地總面積的37.53%。在未來5年,寒亭區計劃建設高標準農田35.6萬畝,包括新建24萬畝。
寒亭區之所以能抓住這波機遇,離不開良好的農業資源稟賦:濰縣蘿蔔、固堤西瓜等一批知名農産品品牌成功破圈,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核心區、寒亭區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東籬田園綜合體等一批國家級、省級&&先後落戶,先後榮獲國家農産品質量安全區、山東省“兩全兩高”農業機械化示範區、山東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進步縣等稱號。
建設高標準農田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村民們都很支持。“我在開黨員會、村民代表會的時候,就跟大家説我們一定要做好後盾工作,絕對是虧不了的買賣。”大灣口村黨支部書記鄭恩起&&,自己也很看好高標準農田建設,“我們不用花一分錢,地變得更好,自己種的話能增産增收、方便實惠,流轉(土地)的話價值也高。”
群眾的支持給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了更多可能。在高裏街道1.2萬畝高標準農田示範項目建設中,為積極改善鹽鹼土壤環境、推動鹽鹼農業綜合開發利用,項目通過抬土成田控鹼、雨季漫灌壓鹼、深溝強排去鹼、沼渣培肥地力等綜合治理技術實現地力提升,穩步推進海水稻三産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布局全産業鏈生態讓荒灘變福田。
高標準農田的建設是立體的、具有生命力的。寒亭區優先選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試點示範,聯合種業科研團隊打造高産實驗示範基地,探索實現糧食作物深加工促進三産融合,墑情監測站、自動化噴灌與水肥一體化智能設備保駕護航,圍繞大型養殖園區試點應用畜禽糞污資源化循環利用等技術,推進綠色生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