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在山東秋季黃河大集啟動儀式上,來自濟南市歷城區荷花路街道的黃金耳、鮑山街道的火龍果、彩石街道的獼猴桃、董家街道的草莓……共同繪就秋季豐收好景。
“我們正在荷花路街道西李家村嘗試開拓庭院經濟,把菌棒放到居民閒置的院子裏種植。”歷城區食用菌協會會長孫廷震介紹,30平方米的院子能放置800—1000個菌棒,經過35—40天的生長就能收穫,一茬就能收入3000多元,可實現終年化生産。
孫廷震曾就讀於山東大學微生物學專業,自2006年起在雲南開展生態農業項目。2020年,響應人才回引政策,孫廷震回到荷花路街道朱家莊村,通過“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把分散的土地整合利用起來,改造建設了20個溫室大棚,給朱家莊村帶來了全新的經濟增長點。憑藉羊肚菌、赤松茸、灰樹花等這些高附加值産品,朱家莊村打造了“荷菇娘”“八菌子”等農業品牌,被全區確立為高端食用菌種植示範基地。
以人才振興帶動産業振興,一批新的特色産業正在歷城區崛起。與此同時,原有優勢産業也呈現出新氣象。
今年上半年,濟南首個盒馬村落戶歷城區,看重的便是歷城區的草莓産業鏈。目前該區種植草莓面積超過了2.8萬畝,總産值13.5億元,每年吸引市民觀光采摘超100萬人次,呈現出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的發展趨勢。
如今,歷城區唐王錦鯉、馬家小米、彩石獼猴桃、香玲核桃、唐王大白菜、黃金耳等眾多特色産品,暢銷全國各地。
特色農業長足發展的同時,産業鏈向上游延伸,歷城區在種業方面也迅猛崛起。上半年,在位於歷城區的山東奧克斯畜牧種業有限公司,小公牛卓越以3118的基因組綜合選擇指數,成為全國“冠軍”,在全球也名列前茅。企業在唐王街道新建國家級奶牛優秀種質自主培育與高效擴繁示範基地,一期已投用,全部建成後,可新建存欄荷斯坦牛5000頭,達到國際先進核心育種場水平。同樣位於唐王街道的山東省農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暨北方種子交易中心正在建設中,將作為面向全省農業的公共服務&&、知識産權服務&&、産業服務&&,成為全市種業“雁頭”。除此以外,錦鯉産業園項目、普朗特脫毒草莓育種育苗基地項目、唐王大白菜“換芯”育種項目等共十大種質基地項目在唐王崛起,助力歷城區成為全市打造“北方種業之都”的排頭兵。
與此同時,歷城區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探尋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荷花路街道的創意稻田畫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拍照打卡,“水美鄉村”片區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着力點,打造沿黃鄉村振興齊魯新樣板。彩石“五朵金花”片區,以“山鄉後院”精品民宿為引爆點,大力發展周邊鄉村游、田園風光游等,打造“一站式”高端品牌民宿集群。朱家莊村打造足球小鎮,先後承辦各類足球賽事1500場次,給村集體每年創收50余萬元……
為了講好鄉村振興故事,今年9月份,歷城區推出“恣在歷誠”區域公用品牌,立農文旅融合發展,探索和拓展都市農業和商業融合,力爭將歷城區打造為濟南農文旅三産融合樣板典範,鋪展鄉村振興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