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山東威海夷風古韻·威震海疆文化“兩創”大學生體驗行活動正式啟動。本次活動由中共威海市委宣傳部、威海市委網信辦共同主辦,在網上徵集威海多個高校的30余名大學生一同走進威海鄉村振興試點、紅色紀念館、民俗文化村和文化惠民活動現場,沿着威海文化體驗廊道,感受文化“兩創”威海新風貌。
因地制宜
示範點成“網紅”打卡地
在本次行程中,大學生文化體驗團首站來到威海一戰華工紀念館。威海一戰華工紀念館位於威海最美的灣畔之一——合慶灣。作為我國首座一戰華工專題紀念館,館裏集中展示了一戰時期14萬華工奔赴歐洲西線戰場的歷史,以及他們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的貢獻。同學們放緩腳步去研讀一戰華工紀念館背後的故事。
文旅融合
探出鄉村振興發展新路
大學生文化體驗團第二站走進羊亭河濕地公園。羊亭鎮投資近4億元,打造100多萬平方米的羊亭河濕地公園,獲評省級濕地公園和3A級景區。公園免費對游客和市民開放,成為威海新晉的“網紅打卡地”。此時正值粉黛開放的季節,將羊亭河濕地公園更是襯托的格外美麗,宛如粉色的童話世界,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打卡。
文化傳承
體驗威海非遺技藝
體驗行最後一站大學生文化體驗團走進走進全國首批非遺文旅小鎮——威海民俗文化邨(中國海洋非遺文創基地、山東手造﹒威海中心),在雕梁畫棟、曲欄朱檻之間,觸摸威海非遺技藝的精湛匠心,體味人文藝術的雅趣游樂,樂購精巧創意的手造精品。
體驗團觀禮了2023環翠區第十一屆社區文化節文化展覽,展覽現場展出了書法、美術、攝影、剪紙、手工五大類作品,作品均來自於轄區居民、在校學生、社區群眾文藝團隊及文化企業從業者,從不同視角禮讚新時代、謳歌幸福生活,同時也多角度地展現了新時代的環翠風采風貌。文化體驗團成員還體驗了威海非遺玻璃畫的製作。
此次大學生體驗行活動,體驗團用自己的方式圍繞本次行程,所感受到的威海風土人情、紅色地標、歷史建築、非遺文化等,在抖音小紅書以及快手等&&創作了包括圖片、文字以及視頻海報等形式作品1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