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們農場種了600畝‘濟薯26’,每畝地能收4000公斤左右,每公斤售價平均比其他常規老品種高3毛錢,算下來能增收70多萬元!”近日,東營市河口區義和慧海家庭農場負責人李慧正在地裏收甘薯,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
原來的不毛之地,如今也能長出“金瓜瓜”了。李慧這塊地是中度鹽鹼地,當天,專家組經過測産宣布:省農科院作物所育成的鮮食甘薯品種“濟薯26”平均畝産3992.1公斤,創鹽鹼地優質鮮食甘薯單産紀錄。
據介紹,“濟薯26”具有産量高、口味糯甜、抗旱、耐貧瘠、適於機械化收穫、商品薯率高等優點,目前已成為全國三大鮮食型甘薯品種之一,在山東、河北、河南、福建、江西、廣東等地大面積種植推廣,是加工倒蒸薯條的首選品種,也成為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替代玉米的夏糧作物之一,其選育與應用獲得2020年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據省農業農村廳農情調度,截至10月15日下午5時,全省秋糧已收6207萬畝,佔應收面積的94%。其中玉米已收5651.9萬畝,佔應收面積的96.9%;大豆已收268.6萬畝,佔應收面積的74.8%;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已收183萬畝,佔應收面積的83.9%。全省累計上陣玉米聯合收割機13.71萬台,玉米機收5454萬畝。
秋種方面,全省小麥已播2003.2萬畝,濰坊、煙&、臨沂已播超過5成,青島、棗莊、日照、淄博、濟南、濱州、東營、威海超過4成,德州、泰安超過3成,聊城超過1成,濟寧、菏澤不足1成;全省已深翻整地1428萬畝。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