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入魯第一縣的鄉村振興密碼-新華網
山東頻道 > 信息 > 正文
2023 10/13 08:47:42
來源: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

黃河入魯第一縣的鄉村振興密碼

字體:

  如何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讓我們跟隨着記者的視野,走進黃河入魯第一縣——菏澤東明找尋答案。

 特色農業激發展活力

  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東明縣錨定“現代農業大縣”發展目標,立足本地實際,大力發展特色産業,推進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紮實基礎。

  大棚裏的新品西瓜喜獲豐收,田間的虎杖生長旺盛……走進菏澤市東明縣,到處呈現着農業特色産業勃勃發展的局面。

  東明縣是全國種植最早、規模最大、品質最好的西瓜産區之一。“東明西瓜”以個大、皮薄、瓤沙、甜爽而著稱,在參加的歷屆國家和省級西瓜評比中,皆名列前茅,被評為“農業部優質農産品”。“東明西瓜”已成為東明一張靚麗的農産品名片。

立體種植的禮品西瓜

  在東明縣小井鎮,東開百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主打高效農業、智慧農業、互聯網農業,建有玻璃智能溫室、塑鋼連棟溫室、薄膜連棟溫室等現代農業大棚66個。主要種植禮品西瓜、水果黃瓜、拱棚陽光玫瑰和妮娜皇后葡萄等高檔瓜果。

  據東開百鮮農業科技公司的總設計師董德鋒介紹,該公司種植的禮品西瓜售賣價格最高時每斤20元,一畝大棚的産量5000多斤,高技術的投入,獲得了高回報。

  虎杖是一種中藥材,有清熱解毒、祛風利濕、散瘀定痛、化痰止咳的功效。虎杖不僅藥用價值高、經濟效益好,把它種植在黃河灘區的土壤裏還可以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經過和中國農大北京農科院技術對接,長興集鄉被選為東明縣虎杖園的種植基地。就這樣,來自雲貴高原的虎杖不僅在東明縣的黃河灘區“安了家”,更成為了當地村民的“金疙瘩”。

  據悉,東明縣萬畝虎杖産業園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成立虎杖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就業3500餘人。依託萬畝虎杖産業園,東明集鎮建成了國內最大的虎杖深加工基地,每年可加工虎杖1萬噸,提取白藜蘆醇300噸。

 內外兼修打造美麗鄉村

  産業興,更要村莊美。東明縣系統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堅持標本兼治、內外兼修,從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治理方面發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

  走進緊鄰252省道北側的東明縣東明集鎮城子村,映入眼簾的是乾淨整潔的街道和白墻碧瓦的美景。街道新建的黨建長廊上,一條條關於鄉村振興和黨的二十大的標語,一塊塊宣傳“五清村居”的展板畫廊,彰顯着濃厚的黨建氛圍,道旁小草生機勃勃、花兒競相開放、綠樹相映成蔭、村居錯落有致、庭院整潔美觀,儼然一幅幅精美鄉村新畫卷,一個“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美麗新農村正在呈現。

東明縣三春集鎮西李寨村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東明縣三春集鎮西李寨村,通過墻繪和電線桿上的詩詞歌賦,向村民傳達着正能量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村兩委還利用村內公共空間,開展各種文化活動,讓廣大農村居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為鄉村振興持續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近年來,東明縣在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基礎上,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和集中攻堅三年行動,已重點打造84個行政村,2023年圍繞鄉鎮駐地、沿國道、省道兩側進行重點打造鄉村振興示範片區,全力提升全縣人居環境整治水平。

 頭雁領航築強組織根基

  根本固者,華實必茂。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根本和保障,組織強,則鄉村強。

  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關鍵在選好村黨組織書記這個“領頭雁”。東明突出頭雁效應,切實把加強帶頭人隊伍建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打破行業、身份和地域限制,拓寬村“兩委”幹部選拔渠道,從縣鄉機關事業單位幹部、職工、人事代理和社會返鄉創業人員、退伍軍人、大學畢業生中選拔56名村黨組織書記。全面推行村黨組織書記專職化管理,深入實施“頭雁工程”創建,累計培育市級“頭雁工程”示範點98個,縣級“頭雁工程”示範點200個,形成“頭雁領飛,群雁齊飛”的壯闊景象。

  東明還謀劃創建14個黨建示範片區,全力打造沿黃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提升鄉村活力,推動資源共享、産業重構、抱團發展、整體提升。 

東明縣沙窩鎮翰林苑新村

  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堅持安置區和産業園區“兩區同建”,逐村&編制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規劃和方案,整合利用灘區48萬畝耕地和獨特生態資源,分類探索盤活資産資源、發展特色産業等路子,着力打造綠色産業發展格局。探索鄉鎮國有經濟引領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深化“黨組織+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打響了“黃河灘”特色農産品品牌。

【糾錯】 【責任編輯:宋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