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玩邊學兩不誤,博物館成帶娃好去處-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10/11 10:44:28
來源:齊魯晚報

邊玩邊學兩不誤,博物館成帶娃好去處

字體:

  雙節期間,山東青州博物館及青州美術館客流不斷,尤其受到帶娃家長的青睞,多數家長認為這可以讓孩子“邊玩邊學”,充實假期生活。假日研學、親子同游等都成為濰坊“雙節”期間的熱門旅行方式。假期結束後,美食館、博物館的游覽熱度仍然不減。

  走進山東青州博物館,幾個身穿同樣顏色馬甲的小朋友格外引人注目,只見他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正認真聆聽着講解,一個個眼神裏都充滿了好奇,面對琳瑯滿目的展品,爭先恐後地向老師提問自己的疑惑。

  “我們是從萊陽來的,今天一大早就坐大巴車來到青州博物館,因為我們本身是美術教育機構,所以希望能讓孩子們多接觸一些藝術文化的熏陶。了解不同地區豐富的歷史文化,這樣也能有助於他們的學習與成長。”帶隊校長呂春志説,他們這次一共從萊陽到青州博物館來了50個小朋友,共分為7組,每組由不同的老師帶隊在青州博物館內進行參觀學習。

  呂春志認為,能以研學的方式帶領學生暢游青州博物館,感受濃郁的文化氛圍,對於接受美術教育的小朋友們來説,是非常具有實際意義的。

  把博物館當作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和成長的樂園,同樣也是不少家長內心的想法。來自煙&的馮鈺琇就在這個假期跟隨家人來到青州博物館游玩,今年只有9歲的他對於各個地方的歷史文化都很感興趣,這次能有機會到青州博物館了解不同地區的文化特色,對於馮鈺琇來説是一件很新奇的事情。“感覺青州博物館很好玩,我平時出去玩就很喜歡逛博物館,感覺能看到很多國寶和展品。”馮鈺琇説。

  濰坊市的慈女士也同樣選擇在“雙節”期間帶自己的兩個孩子參觀濰坊市博物館,“我家老大剛上初中一年級,他爸爸希望能通過逛博物館來增加孩子在學校學到的歷史文化知識,所以我們就一家人一塊來了。”慈女士&&,由於自家孩子還處在一個對歷史文化充滿好奇與熱情的年齡,所以非常喜歡去各種博物館玩,這個假期他們也希望能帶孩子多逛幾個濰坊本土的博物館,讓孩子接受更多歷史文化的熏陶。

  讓孩子“邊玩邊學”

  美術館成親子游流行地

  如果説博物館是孩子們接受歷史文化熏陶的“特殊教室”,那美術館就是孩子們想象力與藝術天賦盡情釋放的地方。10月1日一早,不少家長帶孩子走進青州美術館,開啟一場“邊玩邊學”的奇妙之旅。

  “媽媽你看,這像一塊巧克力一樣!”稚嫩的童聲響起,來自壽光的付女士正領着剛上小學的女兒的在青州美參觀,只見女兒興奮地趴在每一幅作品的玻璃罩前,用歡快的童聲向付女士分享自己看到的藝術品。

  “我其實不太懂這個,因為女兒很喜歡畫畫才決定帶她來看看的,沒想到她一進來就特別開心,感覺這次收穫很大。”付女士告訴記者,女兒無論看到什麼樣的作品,都會向她分享自己理解或想象的東西,雖然有時候跟實際的作品可能相差甚遠,但女兒豐富的想象力依舊讓她覺得十分有趣。“我覺得還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吧,畢竟孩子的世界跟成年人不一樣,美術館是一個尊重孩子想象力的地方,適合我帶女兒來玩。”付女士説。

  同樣選擇帶女兒來美術館“學習”的還有青州本地市民鍾女士,鍾女士笑着説,因為女兒最近剛接觸學習了象形文字,所以對書法和甲骨文特別感興趣,“她雖然才6歲,但認識的甲骨文比我可多多了,剛才看到那邊的作品還是她跟我説的。”鍾女士&&,希望能在這個假期跟女兒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所以選擇了女兒最喜歡的美術館作為母女兩人親子游目的地,她希望女兒能在輕鬆愉快的出游中感受藝術與文化的魅力。

  “你看這幾個字讀什麼?是‘清明上河園’,你知道‘清明上河圖’是什麼意思嗎?就是在清明節的時候……”走進青州美術館西二樓北廳,一眼就能看到66米長的巨幅油畫《清明上河圖》,房先生正抱着5歲的女兒在欣賞畫作,由於女兒認字還不是很多,房先生正耐心指着展品介紹上的“清明上河圖”五個字挨個教女兒怎麼讀。

  “她很喜歡畫畫,我們平時在外地工作,放假回青州老家就想著帶她來看看新開放的美術館,不僅是讓她感受一下這裡的藝術氛圍,看到她喜歡的畫我還會教她那幅畫的名字怎麼讀,這樣還能讓她加深印象。”房先生認為,美術館是在學校之外藝術課堂,孩子同樣可以在這裡面學到很多知識,接受與課本上不同的文化內容,這對於孩子未來成長是非常有益的。

  對於不少市民來説,節假日走進博物館、美術館等帶有鮮明地方歷史文化特色的標誌性文旅建築,已經逐漸成為一種習慣。在交流與了解文化歷史的同時,真正體會到“游學”的樂趣與真諦,成為這座城市的特色與創新。在這個“十一”歡慶的美好假期,濰坊以文美為譜,奏華彩篇章,唱響屬於自己的文旅之歌。

  記者 吳昊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