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摩圈日趨低齡化 未成年人成玩電摩“主力軍”-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09/13 10:42:26
來源:齊魯晚報

電摩圈日趨低齡化 未成年人成玩電摩“主力軍”

字體:

  翹頭炫技、超速飆車、衝闖信號燈……近些年來,全國各地都出現了電摩炸街的現象,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今年,公安部專門部署進行打擊整治。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近年來未成年玩電摩的問題越來越突出。這些孩子為什麼如此迷戀電摩?“電摩圈”有哪些隱患?記者近日進行了深入採訪。

  “出手就讓你記住我”

  兩年偷偷存下3萬元改裝電摩

  吳強(化名)被逮住可以説是一場“意外”。

  前段時間,吳強和另外兩名“電摩”少年在濟南清河北路騎行“電摩”肆意穿梭在馬路上,因為超快的速度以及未佩戴頭盔的行為引起了執勤交警的注意。見交警要檢查,三人調頭就跑。經驗老到的濟南交警歷城大隊大橋中隊副中隊長王德強一看電摩的速度就知道怎麼回事,為了安全起見,並沒有追趕。結果,吳強因為逃跑時慌不擇路一下撞進了綠化帶,這才被逮住。

  “這些電摩一般都進行了非法改裝,有的速度能瞬間提速至每小時100公里,追趕起來速度太快,容易出危險。”王德強説。

  吳強是濱州一職業學院的學生,對電摩很“迷戀”。

  打開他的朋友圈,全是騎電摩炫技的照片和視頻,不僅如此,從他改裝電摩的經費以及經費來源也能窺見一二。

  改裝電摩,吳強花了3萬多元,這個價位在電摩圈子不屬於最高檔,但對於沒有收入來源的他來説攢得很“費勁”。這些錢是他從每週父母給的生活費中省吃儉用來的,加上壓歲錢,偷偷攢了兩年多。

  “出手就讓你記住我”,吳強朋友圈發布了一段玩電摩的視頻並這樣配文。改裝之後,他的電摩不僅有了酷炫的外表,速度還很快。據他介紹,僅電摩控制器的改裝就花了1萬多元。控制器改裝後不僅能提高速度,還能達到瞬間提速的效果。所以在電摩的非法改裝中,控制器屬於燒錢的項目之一。

  電摩雖屬於機動車,但本身的價格相比於摩托車來説並不高,主要花費就在改裝上。電摩改裝一般就是外觀、控制器、電機、輪胎、電池、剎車片等。改裝費用在幾百元到幾萬元不等。資深電摩玩家張航(化名)自己的電摩改裝花費了十幾萬元,但這也不算是高的,有的改裝則高達幾十萬元。張航只有19歲,但已入圈多年,他自稱是濟南第一批電摩玩家,現在自營了一家電摩銷售店,這也支撐起了他高昂改裝費。

  電摩改裝有多瘋狂,萊蕪大隊一級警長趙永磊這樣形容:“很多電摩改的只剩下原車架子。”

  改裝瘋狂的背後,危險系數也隨之飆升。“電摩沒有離合,如果有突發情況根本剎不住車,由於車身輕,相比於摩托車,電摩更容易出事故。”趙永磊説。

  “他們跑得太快了,無證駕駛還不戴頭盔,攔不住,也不敢攔。”多位交警向記者坦言,都是些孩子,出了事,誰能負得了責任?

  電摩圈日趨低齡化

  未成年人成玩電摩“主力軍”

  刺激、耍酷、炫耀,張航覺得玩電摩無外乎這幾個理由,他們追求一種被崇拜的感覺,並且年紀越小越愛耍酷,炫技的花樣也更多。

  近幾年,電摩飆車、炸街、非法改裝等現象越來越多,不僅影響了交通秩序,也影響了社會秩序,因此此類行為也成了各地警方打擊的重點。起初,濟南交警歷城大隊大橋中隊輔警趙厚彪和同事們都以為,玩電摩的群體應該集中在十七八歲,可隨着接觸多了,發現這個群體的年齡層超乎想象,最小的甚至只有十三歲。寒暑假,是玩電摩的高峰時段,尤其是暑假。“通過我們查處的案例分析,他們的年齡層集中在十六七歲。”王德強説,這些孩子多數住校,家長給的生活費會多一些,所以他們更容易省出錢來發展愛好。

  如今的張航早已退出了街頭炫技“江湖”,進入了專業的場地賽車。再回頭看,他對這種行為嗤之以鼻,言語中滿是鄙夷。他認為,進入“電摩圈”的門檻很低,幾百塊錢買一輛二手電摩,花幾百塊改裝後就能提速到上百,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小孩”涌入。

  14歲的王陽(化名)就是一名電摩愛好者,他介紹,玩電摩的人除了速度的比拼,就是喜歡在騎行時玩一些花樣,所謂的花樣就是在騎行過程中將車“翹頭”。翹頭的角度越大,動作越難,其中最難的動作就是駕駛人站立式翹頭。王陽覺得玩電摩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相比於摩托車,電摩車身更輕便,比如翹頭等炫技行為,操作起來相對容易。

  “電摩圈”犯罪率高發

  14歲少年車被偷了花錢再買回來

  “車被偷了,再花錢將自己的車買回來”,這在“電摩圈”裏並不是奇聞。

  今年5月份,王陽曾花800元買了一輛二手電摩之後,又花了5000元對其進行了改造。結果,他玩了沒多久的電摩就被偷了。後來,一個販賣二手電摩的少年在朋友圈發布了幾輛二手電摩,王陽一眼就認出了其中一輛就是自己的那輛。王陽沒有去質問對方,而是問了問價格,最終以200元的價格又買了回來。“本來就是買的二手車,沒有任何手續,我怎麼證明那是我的車?”王陽説,“而且我的車本就是不正規的車,怎麼報警?”

  王陽很篤定,賣車的人就是偷車的人,“不然他為何200元就將一輛電摩賣給我?原因我們之間都心知肚明。”

  這種事情在電摩圈子裏實在太多了,並不稀奇,在王陽看來,這就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説不出。不過也有人不願意吃這“啞巴虧”,糾結一幫兄弟將偷車的人揍一頓。

  趙厚彪説,電摩圈裏的犯罪率確實比較高,主要是盜竊車的問題。這些未成年購買的電摩多是二手車,並且購買的渠道主要是朋友圈或者圈內“熟人”推薦,這些車很多來源都不明確。

  因為一些查處行動,趙厚彪認識了一些玩電摩的少年,經常會收到這樣的私信:“哥,我車又丟了,幫我找找。”每當這時,趙厚彪都會讓他們趕緊報警,卻沒一個人報警。

  趙厚彪説,每當交警得知線索順線追蹤到這些少年家中時,很少能在家裏發現改裝的電摩。原來,這些少年為了車不被家長髮現,會將其放在電摩修理店或者藏在其他地方。他認為,如此一來,也為盜車案件的發生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條件。

  如何治理電摩少年違法

  專家建議提高未成年人違法成本

  這些玩電摩的未成年人將會面臨怎樣的處罰?

  王德強告訴記者,依據法律對十六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無證駕駛和私自改裝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罰,扣留車輛責並令其恢復原狀,對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責令其家長加以管教。

  “無證駕駛、非法改裝、未佩戴頭盔等違法行為,依據法律規定進行罰款的話也就幾百塊錢。”趙厚彪説,即使扣留車輛,也只能責令其恢復原狀後將車輛歸還,交警是沒有永久扣留的權力的,這樣就導致這些未成年人的違法成本非常低,對他們形成不了太大的震懾。比如,這些玩電摩的未成年人一般自己都會組裝,零件帶回去就能很輕易地再次組裝。

  山東新亮律師事務所刑事辯護部副主任王飛認為,對於現在社會關注度比較高的未成年人玩電摩以及非法改裝這一問題,應當提高其違法成本。按照法律規定,情節嚴重的應拘留。

  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一條之規定,十六歲到十八歲的未成年人初次違法治安管理條例的不予拘留,但王飛認為,對於非法改裝、在道路上追逐競駛等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違法行為應採取檔案管理制度。如果出現三次及三次以上該行為,就不屬於初次違法,屬於情節嚴重的行為,所以應當採取拘留措施。

  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馬廣海也認為,從家庭、學校以及相關部門做了努力卻難以達到效果的現狀下,提高違法成本是最直接最有效治理這種亂象的辦法。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