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特色小店吸引了眾多年輕人駐足。
問一個想去青島老城的年輕人,即便不知道三江裏,也會知道那裏的“失物招領”照相館。該照相館雖然面積不到50平方米,卻被諸多攻略評為“青島不得不來的小店”,單日客流量已經突破500人。人多的時候,店門外的街上都排滿了等待進店的客人。
小店雖小,但“能量”不容小覷。像“失物招領”照相館這樣的特色小店正成為城市特色街區的重要IP。小店極具特色的消費品和消費場景,不只與銀魚巷、太興裏、三江裏這些城市更新後風格鮮明的歷史街區相得益彰,更成為城市傳統商業街區吸引消費流量的新的重要入口。開業還不到一年,“失物招領”照相館就把分店開到了&&,並在鄭州、濟南等多地開出分店。
特色小店,“特”在哪
與傳統的小店相比,現在人們所説的“小店”,店舖規模雖小,視覺、運營、選品的個人風格都更強烈,以滿滿的設計感收穫年輕人的喜愛。
在濟寧路的三江裏,記者看到,創意照相館、木工作坊、編織、藝術商店、精釀咖啡、博物館等,讓整條街成為時下熱門的Citywalk好去處。“失物招領”照相館儘管位置有些偏僻,但人氣居高不下,店內外的照片墻上挂滿了留念照片。
高流量的吸引點即是特色小店之“特”。“失物招領”照相館主營業務是用拍立得為游客照相,店內為游客準備了相機墻、玩偶等道具與場景。小店的三個主理人均為職業攝影師,主理人之一董鵬飛介紹,“拍立得‘一次成像’讓見慣了數碼照相和照片精修的消費者感到新鮮,低單價也俘獲了眾多年輕消費者的心,店裏每天僅相紙就得消耗幾百張。”
“用拍立得拍照”這一模式看似簡單,但熱點並不容易複製。董鵬飛介紹,店中擺放的相機有些是孤品和珍品,在市面上已經很難獲得,這是主理人多年從業的積累,能提升小店的格調。此外,店中所有的陳列都是經過精心佈置的,“物品的擺放既要有滿滿當當的充實感,又要井然有序,給消費者視覺上的舒適。店中燈光的顏色和亮度都是經過挑選的,拍照也試過不少設備才呈現出當前的效果。”董鵬飛&&,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能夠起到關鍵作用,成為“失物招領”照相館生意紅火的重要原因。
把“流量”轉化為“銷量”
小店雖然火爆,但也有不少“成長的煩惱”。“高流量”並不必然伴隨着“高成交”,如何把“高流量”轉化為“高銷量”,是當前很多特色小店面臨的共同問題。
位於三江裏的悠然商店主要收集和銷售原創繪畫作品,主理人張斌&&,因原創作品與老城區的調性相符,外加店舖租金便宜,他把小店遷到了三江裏。剛開業的時候,街區的自然流量不斷涌進來,但日子久了,張斌發現成交量不及預期,“一方面原創作品多在200元以上的單價對年輕人來説較高,另一方面,游客與原創藝術品的匹配性不高。進店客人更願意選購百元以下的明信片或冰箱貼。”張斌&&,過多只“打卡”的客人也會成為目標消費者進店的阻礙。
自然流量匹配的偏差,意味着小店不能靠“天”吃飯。所以,張斌把銷售重點轉移至線上,線下更多承載“打卡”和實物展示的功能,“後續也會根據進店客人的情況增加低單價和游客感興趣的商品,讓流量能實現就地轉化。”張斌説。
經營毛線編織物的店主“櫻桃”也有同感,“線下成交量不高,線上社交電商是營收的主要來源。”不過線下門店對她來説也是必需品,“櫻桃”&&:“面對面接觸能增加對消費者喜好的敏感度,比如這款憨豆熊的織品,我個人感覺醜醜的,卻很受年輕女孩歡迎。”
對於小店當前線下不及預期的成交情況,受訪的主理人多&&並不焦慮,他們大多相信,隨着時間的推移,會聚集起越來越多的目標受眾。而這份底氣,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政策的支持。其中,最直接的就是房租優惠。以張斌的店來説,一間40平方米左右的門面,一個月的租金在3000元左右。更重要的是青島在歷史城區保護更新中,不斷為特色小店的發展創造條件。正在動工的黃島路沿街商鋪裝修和招商計劃就讓附近的小店主們對未來更有信心,“櫻桃”&&,小店需要集聚,通往三江裏的黃島路尚缺乏商業氣息,阻礙了消費者漫步進店,而隨着店舖陸續入駐,相信三江裏的客流量能更高。(丁倩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