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 | 山東長島:漁村“老典型” 有了“新氣象”-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08/18 08:02:37
來源:新華社

鄉村振興 | 山東長島:漁村“老典型” 有了“新氣象”

字體:

  位於渤海海峽中的山東長島,正值旅游旺季,滿是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走進北長山鄉嵩前村,乾淨整潔的村中街道,依勢而建的多種景觀,各具風情的漁家民宿,令人流連忘返。

  “20多年前,嵩前村就曾經是整個長島最熱鬧的地方。”53歲的嵩前村村民孔航對記者説。

在山上俯瞰嵩前村。新華社記者張武岳 攝

  嵩前村位於北長山島北部,東、西兩面靠山,北臨月牙灣,村莊順山沿路呈條狀聚落,因村西邊的嵩山而得名。20世紀初,長島的旅游業逐漸興起,越來越多外地朋友走進長島。因毗鄰當時的核心景區月牙灣,嵩前村搭上了發展旅游相關産業的頭班車。

  “當時村幹部幹勁很足,帶領村民發展“漁家樂”經營、旅游紀念品銷售及餐飲服務等第三産業。”嵩前村黨支部書記林敢家説,大家優質的服務和特有的誠摯厚道給游客們留下良好印象。

  與此同時,村裏還積極探索海産品養殖産業,不斷提高技術和管理水平,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村民們的腰包逐漸鼓了起來。

  然而,傳統的旅游業和養殖業發展逐漸迎來瓶頸。海岸邊被育保苗設施佔據,廢水直排海中,養殖效益逐漸萎縮,旅游也失去了往日的“榮光”。

  痛定思痛,長島走上全域生態環境整治保護之路。當地對離岸1公里範圍內的圍海養殖、圍網養殖、筏式養殖三種養殖方式實施全面騰退,拆除佔據海岸的育保苗設施。與此同時,還拆除全域風力發電機組,淘汰燃油公交車,完成城區集中供暖電代煤改造,實現城鄉污水無害化處理……

  與此同時,嵩前村也在苦練內功,逐漸有了“新氣象”。除了持續推動養殖和旅游提檔升級,村裏高標準抓好環境整治,通過打造文化廣場、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美麗庭院示範街等,提升漁村群眾道德素養、豐富漁村百姓精神生活。

  “我們還率先探索垃圾分類,實行‘戶分類、村收集、社會化公司全程參與、區統一清運’的機制,形成的經驗為長島全域實現垃圾分類提供了重要參考。”林敢家説。

  不僅是嵩前村有了“新氣象”,附近的北城村經歷更新升級後的扇貝養殖紅紅火火,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産業模式讓村民“點海成金”;孫家村辦起“海島故事”高端民宿,還依託生態修復成果建起趕海園,每到旅游旺季,游客絡繹不絕。

正值旅游旺季,月牙灣景區游人如織。新華社記者張武岳 攝

  如今,行走在長島沿海的“彩虹路”上,道路另一側的山體上紫荊、胡枝子、紫穗槐等植被,隨着海風泛起層層的“波浪”;乘船行駛在長島海域,多座大型深遠海養殖網箱矗立海中,建起一個個“藍色糧倉”。

  “嵩前村‘老典型’的新生,恰恰反映出了長島全域産業轉型、文旅升級、堅定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顯著成效。”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工委副書記、管委專職副主任李明濤説。(記者張武岳)

【糾錯】 【責任編輯:張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