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林層疊,風吹宛如綠海波濤;鹽鹼灘塗,又見牛羊繁盛“安居”;“耕海”千頃,頻現鹽田蝦跳躍……如今,冬棗、畜牧、水産三大特色産業正成為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高質量發展的新名片。如何助力推動“冬棗+畜牧+水産”三大産業發展這盤“大棋”,這個問題曾經一度縈繞在沾化區幹部群眾心頭。
“在沾化冬棗産業發展中心積極組織下,全區冬棗合作社、企業到省內外宣傳推介,不僅讓國內外朋友品嘗到正宗的沾化冬棗,還讓俺們棗農增收、擴大了‘沾化冬棗’品牌影響力。”參加完各類農産品推廣會,沾化區泊頭鎮誠譽興冬棗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隆寬哲,對沾化冬棗産業發展中心點讚。
設立沾化冬棗産業發展中心正是沾化區積極探索為特色産業“強筋壯骨”的一個縮影,隨之設立的區畜牧獸醫管理服務中心、區海洋和漁業發展服務中心,更是為推動“特色産業”成為“富民産業”提供機構編制保障力量。
産業興旺離不開人才支撐。如何請來人才專家解決特色産業發展過程中難題,呵護好鄉親們的“致富果”“富民羊”“幸福蝦”,沾化區下了大力氣。為破解引進急需人才瓶頸,滿足特色産業發展壯大需求,在區級編制存量內單列100余名事業編制,專項用於招聘高層次專業人才。同時先後舉辦三屆“智匯沾化 ‘棗’想遇見您”人才專場招聘會,發出引才英雄帖,先後柔性引進冬棗專家型人才20人,培育本地冬棗鄉土人才專家1000餘人。
在政策、人才加持下,一系列助力農産品銷售活動也不斷發力。沾化區先後開展“沾化味道·香飄世界”“黃河味道·美食沾化”短視頻推廣、黃河流域旅游飯店行業服務技能(烹飪)大賽等活動,推出獨具特色的好農品、好産品、好食品、好宴品,全面塑造“沾化味道香飄世界”品牌形象,讓“沾化味道”成為推動文旅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建設完成下洼鎮冬棗市場、雅士享畜牧全鏈條園區、渤海水産市場等實體市場,通過“線上+線下”電商模式拓展冬棗、牛羊肉、海蜇、鹽田蝦等各類産品銷售渠道,推進特色産業發展。首屆沾化冬棗網紅直播節創造了兩小時10萬單的銷售記錄。
2023年3月,“沾化冬棗”成功入選首批“好品山東”品牌名單;全國第一胎凍精顆粒波爾山羊雜交一代在沾化順利出生;沾化洼地綿羊榮獲“國家地理標誌農産品”“國家肉羊繁育示範基地”,並成功註冊農業農村部地理標誌和國家工商總局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沾化蝦皮”“沾化蝦醬”等6個水産品成功註冊地理標誌商標……一張張燙金名片紛至沓來。
“今年,沾化區冬棗大棚面積達6萬畝,“沾冬2號”面積達3.3萬畝;肉蛋奶類總産量達9.16萬噸,其中肉類産量7.4萬噸;水産養殖面積42.2萬畝,漁業從業人員人均年收入超2.55萬元,鹽田蝦年産量達3.2萬噸;這些特色産業不僅美了鄉村富了鄉親,還成為助力沾化鄉村振興的新引擎。”沾化區委書記、編委主任袁志勇説。(欒慶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