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後如何防病保健康?這些事項需注意-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08/08 10:14:00
來源:新華網

暴雨後如何防病保健康?這些事項需注意

字體:

  近日,受颱風影響,全國多地出現強降雨。暴雨不僅影響着人們的生活,還會給人體健康帶來隱患,暴雨後如何防病保健康,這些事項需注意。

  暴雨過後需警惕健康隱患

  暴雨天氣容易帶來微生物和病毒,給人體健康帶來隱患。

  1、丹毒和淋巴管炎

  一般大雨過後,大家趟水後細菌容易從皮膚毛孔乘虛而入,鑽到淋巴管裏,從而引發丹毒和淋巴管炎等。如腳上有破口,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2、間擦疹、腳足癬

  長時間在漬水中浸泡後,皮膚的屏障功能遭到破壞,真菌和細菌便有機可乘,很容易引發間擦疹、腳足癬等皮膚病。

  有糖尿病病史的人更需要注意,及時脫離污水環境,擦乾腳部,預防真菌和細菌感染。

  3、抽筋、關節炎、風濕病

  下雨天很多人會換上涼鞋冒着雨上下班,會用涼水衝腳以保持乾淨。但涼水洗腳,會使毛孔驟然關閉阻塞,加上肌肉疲勞、緊張度增加,腿腳很容易抽筋,更可能誘發關節炎和風濕病等。

  此外,污水中一般多蟲。如果被蟲咬後僅是瘙癢,可以用激素類軟膏來止癢。

  4、痢疾、感染性腹瀉等

  專家介紹,正值雨季汛期,飲食不潔或飲用被污染的水等都可能引發胃腸道疾病,出現腹痛、嘔吐,甚至發熱等症狀。不應食用霉爛變質的糧食,不可直接將井水、江河湖泊水作為飲用水,可選用開水、瓶裝水、桶裝水等安全水源飲用。盡量少飲用冷飲,以免損傷腸胃,增加胃腸道傳染病的發病風險。在家中貯存或加工食物時,一定要生熟分開,防止交叉污染。

  居家防霉多通風

  居民提高防病意識、關注食品安全的同時,也要做好家庭環境清潔消毒。

  國家衛健委提示:

  潮濕悶熱天氣容易滋生黴菌,要保持室內和車內環境清潔;

  清除能引起真菌滋生的水源或潮濕源頭,維修室內外有滲漏的地方;

  保持室內相對濕度在60%以下;

  盡可能少開衣櫃門,避免吸濕性較強的棉、麻、絲、毛等織物霉變;

  家中傢具防霉,應常用幹棉布除塵、上光,避免因濕度過重生出黴斑。

  外出行走防意外

  暴雨天氣應盡量減少外出。在雷雨中行走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要穿雨衣或撐木柄、竹柄雨傘,不要撐鐵柄傘;

  要遠離戶外高空廣告、受損的電力設施等,小心被高空墜落物擊傷;

  不要站在空曠的高地上和大樹下避雨,這裡最易受到雷擊;

  不要待在開闊的水域和小船上;

  不要站在電線、旗桿周圍和草堆、帳篷等無避雷設備的高大物體附近;

  不要靠近鐵軌、金屬欄杆和其他龐大的金屬物體;

  不要攜帶金屬物體在露天行走;

  外出時最好不要騎自行車和摩托車;經過建築工地時要保持距離,有的工地圍墻經過雨水滲透,可能會松動;

  開車外出時遇到大風,不要高速行駛,盡量避免超車。

  住處被淹要消毒

  雨過天晴水退後,要對被水淹過的房屋進行消毒處理,安全有效進行消毒工作,北京市疾控中心給出如下提醒:

  1、要科學規範消毒,消毒時應適當做好個人防護。

  2、建議首選含氯消毒劑、二氧化氯等高效消毒劑,也可以選擇其他符合國家標準或規範的消毒劑,按産品説明書規範執行。

  3、含氯消毒劑對織物有漂白、褪色作用,有色織物應慎用;含氯消毒劑有一定的腐蝕性,對易腐蝕表面消毒後用清水擦拭,或者使用其他適用的消毒劑。

  4、含氯消毒劑、二氧化氯等消毒劑穩定性差,應現用現配。

  5、避免兒童觸及消毒劑。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