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老區千余名新中國成立前老黨員實現品質養老-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07/15 10:48:43
來源:《半月談》2023年第13期

沂蒙老區千余名新中國成立前老黨員實現品質養老

字體:

老黨員付善後為志願者們講述紅色故事。 李子豪 攝

  半月談記者 楊文 孫曉輝

  在沂蒙革命老區山東省臨沂市,尚有1068名新中國成立前入黨的老黨員在世。他們是黨的百年歷程的參與者、奮鬥者、見證者,是活着的“紅色遺産”。自2021年9月起,為解決部分老黨員居住環境較差、日常照護不週等問題,臨沂市委組織部探索實施“頤養工程”。目前,214名老黨員免費入住“頤養中心”,854名居家養老的老黨員住在“頤居小院”,他們困有優扶、病有良醫、老有頤養,實現了品質養老。

  “我在這裡過得可恣了”

  走進臨沂市臨沭縣臨沭街道高湖村93歲老黨員劉夫榮的家,老人滿面笑容,熱情地拉着半月談記者的手説:“你看縣裏給我安的空調、送的洗衣機,這樣的天打開空調,真涼快啊!每週村裏志願者還來幫忙打掃衞生、收拾家務。”

  在沂水縣四十里堡鎮前岔河村,當地組織部門和民政部門根據老黨員王新太的身體狀況及生活需求,對他家進行了無障礙改造,配備了“一鍵通”等多種形式的緊急呼叫設備,還安排村委志願者和醫護人員定期上門照護服務。

  “現在的日子太好了,啥都不缺。作為一名普通黨員,我是&&&的一滴水,但從未被組織忘記!”王新太動情地説。

  在臨沂市羅莊區,1947年入黨的老黨員王子明家煥然一新。當地徵求王子明及其子女意見,粉刷了室內墻面、鋪設了地板、重修了屋頂,配備了電水壺、暖瓶等生活用品和護理床、輪椅等適老化用品。

  在沂南縣,當地依託天河養老中心設立了新中國成立前老黨員照護中心,目前有56名老黨員入住,享受專業醫療及護理人員、營養師24小時免費服務。“我在這裡過得可恣了,生活上、醫療上都有人關懷。我們這些老黨員在這裡衣食無憂。”96歲的老黨員王家余説。

  “以前在家條件有限,我很瘦,來這之後一天三頓飯都有護理員照顧,稀飯給舀上、面卷遞手裏,太幸福了。”沂南縣91歲的老黨員李淑元説,入住照護中心3年多來,從吃飯、休閒到洗腳、剪指甲都有專人照顧,非常暖心。

  分類施策,全面保障

  新中國成立前入黨的老黨員年齡普遍較大。據統計,臨沂市60%以上的老黨員臥床不起,90%以上行動不便,90%以上老伴已經去世,且老黨員的兒女年齡也偏大,日常照顧不週、無人陪伴的問題較為普遍,精神生活也較為單調。

  大部分老黨員還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部分患有老年癡呆,甚至生活不能自理,醫療費用相對較高。但新農合、大病救助等政策對這些疾病不能完全兜底,致使有些老黨員看病有顧慮、就診不及時、生活面臨困難。

  臨沂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馬其超説:“老黨員普遍勤儉節約、生活簡樸,有錢寧願留給兒孫,也不願為自己置辦物品,居住環境大多比較簡陋。”

  臨沂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趙紀鋼説,2021年起,臨沂市對市縣鄉集中照護中心科學布局,着力開展兜底養老、全覆蓋照護和精細化服務。

沂南縣老黨員“頤養中心”為老黨員過生日。

  其中,“頤養中心”項目尤其值得關注。馬其超説,臨沂市按照市縣財政各承擔30%、市縣黨費各承擔10%、市縣慈善基金各承擔10%的比例籌集資金,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以每人每月2400元的標準,在全市範圍內遴選20家設施配套齊全、陪護服務到位的集中養老照護服務中心。這些“頤養中心”幫助老黨員們實現家門口集中養老,減少了生活負擔。

  對於選擇居家養老的老黨員,臨沂則按照每戶1萬元的標準,改造提升“頤居小院”,為老黨員提供優質的助餐、助潔、助醫等服務。沂水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閆從發説,他們對老黨員的出行通道、生活場所進行無障礙和防滑改造,針對性配備坐便椅、輪椅、拐杖、護理床等康復輔具,還安排第三方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提供居家照護服務。

  針對醫療保障問題,臨沂市委組織部組織一科科長龐洪飛説,臨沂採取“市管黨費撥付、留存黨費補助、有條件的黨員捐助”等辦法,先後探索設立黨員關愛基金和補充醫保基金,由市、縣兩級從自管黨費中按1:1的比例每年為每個鄉鎮劃撥10萬元,並多方籌集資金投入補充醫保基金,實現老黨員政策範圍內醫療費用個人“零負擔”。

  實現品質養老,傳承紅色基因

  這一系列暖心舉措讓老黨員實現了品質養老,也形成了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的良好風尚。

  龐洪飛説,服務質量的提升、居住環境的改善和醫療政策的全覆蓋,讓老黨員感受到生活質量的明顯改善。持續開展走訪慰問、主題黨日等活動,又進一步提升了老黨員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歸屬感。

  山東省委黨校教授季冬曉認為,“頤養工程”的深入推進實施,引領社會形成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風尚。一大批志願服務者定期到“頤養中心”“頤居小院”開展志願活動,聆聽老黨員們撫今追昔、講述入黨故事,放大了社會效應,教育和激勵了年輕一代,成為傳承弘揚沂蒙精神的生動實踐。

  臨沂市根據老黨員個人意願和生活習慣,因人施策,分類制定養老方案,明確工作標準,逐個驗收審核;財政、醫保、住建、殘聯、慈善等部門單位力量被整合起來,拓寬了資金、物品、服務來源渠道,形成了全面覆蓋、多方參與、措施管用、保障有力的工作格局。這一做法也很有借鑒意義。

  趙紀鋼説,加強關愛幫扶新中國成立前老黨員群體,讓他們感受到全方位的關心關懷關愛,享受到優質的照護服務,安心度過晚年生活,是傳承紅色基因的一項重要工作,需要刻不容緩地抓好。

【糾錯】 【責任編輯:呂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