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東省東阿縣新增小麥種植面積2.3萬畝,連續三年呈增長趨勢,2021年耕地凈增面積7325畝,東阿縣高集鎮連續兩年獲評市級耕地保護激勵鄉鎮,每次獲激勵資金100萬元……一串數據折射出東阿縣落實耕地保護的決心。
“收割完小麥後,就得搶種玉米。根據墑情,村民只需插上電卡,把水帶弄到自家地頭,就能澆水,十分方便。”東阿縣高集鎮黨委副書記王勝林説,高集鎮從2020年開始,連續三年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建成“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高産穩産基本農田4.4萬畝,今年計劃建設高標準農田1.5萬畝。其中,3000畝農田將按照每畝3000元錢的標準進行建設,將其打造成高標準農田示範方。
如何解決好年輕人沒空種糧和老人種不了糧的問題?魚山鎮青苔村黨支部書記陳瑞丙認為,只有走土地流轉和土地託管的路子,把土地交到專業的人手中,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途徑。
魚山鎮銅魚路東側的一片空地,60畝歸姜韓村所有,其餘的則歸青苔村所有。幾年前這裡流轉給外地客商種植海棠苗木,由於經營不善,海棠園難以為繼,眼看海棠園就要撂荒。在魚山鎮黨委、政府的引導下,今年5月底,姜韓村和青苔村分別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商議海棠園地塊如何處置。最終兩個村共同將100畝耕地流轉給了山東國興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今年5月,東阿縣魚山鎮與山東國興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雙方將在魚山鎮實施聊城市智慧農業綜合服務示範區項目。“我們這個智慧農業綜合服務示範區項目不僅建設智慧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還將打造數字化高標準農田2萬畝,託管服務周邊耕地5萬畝。”魚山鎮黨委書記程傳鵬告訴記者。記者從東阿縣農業農村局獲悉,今年全縣流轉土地面積達到32.38萬畝,佔農村家庭承包土地總面積的51.1%。
東阿縣還利用鐵塔高空資源低成本高效率搭建了“智慧國土保護高空瞭望綜合治理&&”,在耕地保護、秸稈禁燒、森林防火等領域實現高效運用。全縣安裝了38處“天眼衛士”攝像機和12處高空瞭望攝像機,做到了縣域全覆蓋。
“高空瞭望為耕地保護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能及時發現違法行為和監控破壞後的恢復,與全縣510名村級田長形成優勢互補,實現了人防加技防。田長在巡田監管的同時,通過政策宣傳減少違法行為的發生,最大限度避免群眾利益受損。”東阿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孟憲智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