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質量發展 | 標準賦能 助推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06/30 15:10:03
來源:新華網

聚焦高質量發展 | 標準賦能 助推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

字體:

  新華網濟南6月30日電(秦來玲)今年3月,由濟南市教育局主持起草的《幼兒園保育教育服務規範》五項地方標準(以下簡稱《地標》)正式施行,助推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

  “從影響幼兒健康成長的‘一日生活、衞生保健、生活照料、教育活動、安全管理’五個部分,全面開展標準化研製。讓幼有所育,托起幸福童年。”濟南市教育局學前教育處處長、一級調研員王華説。

  幼兒園管理和保教工作要有章可循

  “之前,我們憑藉經驗對盥洗室進行消毒。現在,《地標》&&之後,我們按照更加規範的‘清消清’消毒法,簡單易學,高效統一。”濟南市槐蔭區濟水上苑幼教集團禦峰幼兒園保育員們的工作更為有章可循。

濟南市槐蔭區濟水上苑幼教集團禦峰幼兒園保育員正在擦拭盥洗室。新華網發(姜曉楠 攝)

  禦峰幼兒園成立於2020年。作為新建幼兒園,新入職教師對崗位的認知不同,物品擺放沒有統一標準。“《地標》施行以後,園區內的安全標識、警示標識等規範有序,整齊劃一。可視化管理工作極大地促進了園所的安全管理。”濟南市槐蔭區濟水上苑幼教集團總園長崔廣濤如是説。

  辦好學前教育、實現幼有所育,是黨和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重大民生工程。經過十年的發展,濟南市學前教育資源迅速擴大,“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得到根本改善。但由此也産生了諸如教職工非專業化、新入職教職工的崗位認知不同以及新建園所能否快速實現良性運轉等問題。

  如何引導和指導各級各類幼兒園規範開展保育教育服務工作,實現幼兒園短時間內有序運轉,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為此,濟南市積極回應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社會需求,制定&&《地標》,將碎片化、實踐化的經驗提升到標準化高度,使幼兒園管理和保教工作有章可循。同時,濟南市教育局面向全市2100余處幼兒園進行標準培訓,成立市級試點區和試點園,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推動《地標》全面落實。

  “《地標》的&&,對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強化管理,促進幼兒園教育規範化發展有着重要作用。”王華説。

  標準賦能 引領學前教育邁向規範化

  在濟南市天橋區興麓幼兒園內,孩子們正在進行戶外活動。在園區內可以看到,幼兒運動器械的顯眼位置都張貼着注意事項、檢測周期等標識。“《地標》施行以來,我們按照要求,對幼兒園進行精細、精準、有效的管理。”濟南市天橋區幼教中心教育集團園長徐茜説。

濟南市天橋區興麓幼兒園幼兒戶外活動時間。新華網發(李繼三 攝)

  《地標》在安全管理方面要求,器械之間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一般不少於3米;運動器械上的裝飾物,不應遮擋教師和兒童的視線;不準許使用鑄鐵等金屬材質的運動器械。同時,幼兒園應將安全教育納入教學內容,園舍安全要建立定期檢查制度,食品安全包括原料採購、存儲、留樣等要做好檔案管理。

  安全管理是幼兒園發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前提和基礎。而日常照料則關係到幼兒的身心健康。

  中午時分,正值幼兒午睡時間,濟南市市中區泉澤幼兒園兩名教師在教室內巡視,觀察幼兒的精神狀態,及時給幼兒蓋好被子。

濟南市市中區泉澤幼兒園午休時間。新華網發(李繼三 攝)

  據濟南市育賢第一幼教集團理事長范麗娜介紹,幼兒園按照《地標》要求,幼兒午睡期間,保教人員不能擅離班級,每10-15分鐘巡視一次,注意觀察幼兒的精神狀態和睡眠姿勢。在《地標》的指導下,午睡這個重要環節得到了有效地解決。

  “《地標》裏科學、系統、可操作性及完整的指導方法,讓園區管理人員、保育員做到手裏有抓手,心裏有目標。”范麗娜説。

  特色發展 辦好新時代學前教育

  傳統文化體驗區、心理體驗活動區、互動投影區⋯⋯在濟南市高新區玉蘭花園幼兒園內,幼兒的教育活動豐富多彩。

濟南市高新區玉蘭花園幼兒園“非遺進校園”表演。新華網發(李繼三 攝)

  “規範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美其美。每所幼兒園在體現規範化的同時,可根據幼兒園特色體現其個性化。”濟南市高新區玉蘭花園幼兒園園長黃冬梅説,園所在落實《地標》規範的過程中,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幼兒的一日生活。

  比如,在心理體驗活動區,園所分成了心理髮泄區、角色體驗區、心理療愈區。幼兒可以在這裡帶上手套打拳擊,可以在角色扮演中體會爸爸媽媽的愛,可以通過繪畫舒緩情緒。

  “通過構建師幼共長的‘幸福圈’,激發幼兒積極情緒,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黃冬梅説。

  《地標》在教育活動中要求,堅持“兒童為本”,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前教育規律,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注重生活化、游戲化、趣味性,支持和促進每一位幼兒富有個性地發展。同時,還要培養幼兒的核心素養和良好的學習品質,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

  在濟南市歷下區百合幼兒園內,幼兒在自然野趣、融合多元的生態環境中,創意使用各種低結構可組合、充滿挑戰性的游戲材料。

濟南市歷下區百合幼教集團學生課間活動。新華網發(幼兒園供圖)

  “幼兒開心地‘玩’,教師有效地‘教’,園區構建了以‘游戲’為核心的百·合課程實踐體系,探索出以‘百游小院’為樣態的游戲生態樂園,更好地踐行了《地標》中教育活動要求個性化發展的目標。”濟南市歷下區百合幼教集團總園長丁文説。

  《地標》的施行,實現了幼兒園短時間內各崗位的有序運轉,提高了管理效能,進一步完善了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提高了幼兒園的保教質量,助推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

  “以辦好人民滿意的學前教育為目標,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幼有所育’‘幼有優育’‘幼有善育’的美好期盼。”濟南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纮説,下一步,濟南市將深入實施《“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進一步深化學前教育改革,加大標準化建設力度,形成山東學前教育標準化建設品牌,服務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海報:丁宇飛)

【糾錯】 【責任編輯:秦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