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非遺傳承人王令濤展示傳統民俗“碧筒飲”。 受訪者供圖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生動地寫出了大明湖畔荷花極盛時期的濟南美景。如今大明湖上百畝荷花初綻放,成為盛夏時節的“流量擔當”;平陰栽培玫瑰歷史已有1300餘年,如今平陰玫瑰品牌價值達到30.28億元。那麼,在“雙市花”時代,濟南市花經濟應該如何出圈?
大明湖荷花成打卡熱點
“總要來趟濟南吧,感受一下泉城的夏天!”端午假期,高溫天氣仍然擋不住游客出游的熱情,游客們在社交&&分享着泉城旅游的點點滴滴,而大明湖畔的荷花也成為熱門打卡點。
“看著嬌艷的荷花忘卻炎熱的煩惱!”6月23日,濟南市民張女士特意到大明湖畔看了慢慢開放的荷花,她説這“也算得上一種奇觀”。
為了欣賞大明湖畔的荷花,一位外地游客清晨5點20分就起床,6點就來到了大明湖。“看見了荷花!”該游客在微博上稱,“雖然沒看過還珠格格,但也想起了大明湖畔的夏雨荷,趕在天變熱之前逛完了大半個大明湖。”
據了解,大明湖荷田有一百餘畝,主要品種包括明湖紅蓮、明湖碧蓮以及老品種明湖白蓮、獨有品種明湖重瓣蓮等。通常情況下,大明湖荷花在6月至9月開花,其中7月至8月的荷花是盛花期,也是最美最適合觀賞的時節。
如今,大明湖畔的荷花已經陸續開放,朵朵新荷點綴在碧綠的荷葉之上,為炎炎夏日增添了一抹清新,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拍照打卡。
此前,大明湖畔的荷花曾因並蒂蓮出圈,景區甚至安排安保人員24小時值班守護並蒂蓮。據不完全統計,濟南市兩年已經出現了8株並蒂蓮。
端午假期,大明湖畔還出現了身着漢服的“送花郎”。只要游客能對上“二安”(李清照和辛棄疾)的詩,就可以免費獲贈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
“荷諧玫好”展新風采
早在唐、宋時期,濟南市郊的湖畔沼澤、田間池塘都有荷花的倩影,大明湖還因此被稱為“蓮子湖”,“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深受濟南人的喜愛。
1987年,濟南市在大明湖舉辦了全國首屆荷展,此後每年夏天荷花盛開時,大明湖景區都會舉辦荷花藝術節。可以説,濟南人對荷花的喜愛是刻在骨子裏的。
相比荷花在濟南的久負盛名,玫瑰顯得有點兒“寂寂無名”。其實,平陰栽培玫瑰的歷史已經有1300餘年,擁有“中國玫瑰之都”和中國玫瑰原産地兩塊金字招牌。
2021年4月20日,濟南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濟南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增選玫瑰為濟南市市花的決定》,決定增選玫瑰為濟南市市花。此後,濟南進入了“雙市花時代”,荷花與玫瑰花開並蒂,形成“荷諧玫好”的城市新形象。
“北緯36°世界玫瑰種植黃金帶和玉帶河‘千年玫瑰谷’獨有的氣候、土壤成就了平陰玫瑰‘花大瓣厚色艷,香味濃郁’的特殊品質,被稱為‘中國傳統玫瑰的代表’。”今年5月6日,在2023玫瑰博覽會系列活動玫瑰産業發展論壇上,平陰縣委副書記、縣長潘建軍介紹,玫瑰的浪漫氣息與荷花的純美輕靈有機結合,唱響了“雙花接續綻放、一城荷諧玫好”的佳音。
目前,平陰玫瑰品牌價值達到30.28億元,種植面積6萬餘畝,年産玫瑰鮮花(蕾)2萬噸,開發系列産品130余個,玫瑰全産業鏈産值突破60億元。
作為為數不多的“雙市花”城市,濟南市正在通過“荷諧玫好”的美好寓意展現市花的新風采。如今,尋找大明湖畔的“夏雨荷”成為外地游客到泉城旅游的目的之一,平陰玫瑰也香飄國際,相關玫瑰産品暢銷海內外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從美食向全産業鏈延伸
無論是“荷葉肉”“荷葉雞”“荷葉魚”“炸荷花”等獨具風味的名菜,還是千年民俗“碧筒飲”,濟南喜愛荷花,將荷花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濟南奧林匹克中心的東荷體育館都是荷花造型。
與之相對應的是,平陰縣也有“玫瑰梨丸子”這種特色傳統名吃,玫瑰餅、玫瑰花茶、玫瑰醬等是濟南特色美食。如今,平陰縣還以“平陰重瓣紅玫瑰”為原型設計打造了“平小茵”IP形象。
前不久,“寫意版”超然樓文創雪糕正式上市,濟南市花荷花就在顯著的位置。此前,趵突泉文創雪糕以及並蒂蓮系列文創産品均有荷花元素。
當然,平陰玫瑰文創産品一直“在路上”。2022年5月20日至5月22日,“一花傾城”平陰玫瑰文創潮品匯正式與市民游客見面。不僅有植物書簽、幹花浮游瓶、手作玫瑰花、玫瑰手繪風鈴等藝術品,還有玫瑰咖啡、玫瑰奶茶等飲品以及玫瑰手繪風鈴、Tufting手工系列玫瑰文創産品。
目前,章丘繡惠街道施家崖村實施“藕蝦套養”産業項目,在100畝白蓮藕田投放15000斤蝦苗,每畝産白蓮藕3000—5000斤,成品蝦300—400斤,每畝收入比單獨種藕增加近萬元;平陰縣東阿鎮窯頭村還舉辦荷花節,讓“蓮藕經濟”快速發展。
近年來,濟南市和平陰縣把發展玫瑰産業作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大力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實現了種植、加工、研發、文旅等全産業鏈多業態共生共榮,平陰玫瑰品牌價值達到30.2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