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觀、可玩、可購!近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山東主場城市活動暨非遺購物節啟動儀式在日照舉辦,一年一度的山東非遺購物節拉開帷幕。非遺歷史悠久、種類繁多,特別是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等,早已融入了人們的日常消費場景。作為“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山東非遺購物節至今已連續舉辦四年,已成為廣大非遺傳承人展示技藝、銷售産品的重要&&,讓廣大消費者在體驗、購買非遺産品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成為助力非遺走進現代生活的重要手段。
舉辦650余場活動
帶動非遺産品銷售
2023山東非遺購物節的主場活動位於日照市的東夷小鎮。在活動現場,綠茶、黑陶、農民畫、過門箋、五蓮割花、葫蘆烙畫等40余個非遺項目進行現場展演展銷,吸引游客紛紛參與互動體驗。即食海産品、雜糧煎餅、鲅魚醬、京冬菜等傳統非遺美食吸引了消費者駐足購買。非遺購物節線上活動同步開啟,天貓、京東“好客山東旗艦店”開設非遺購物節專區,推出發放優惠券、多件多折和關注紅包等讓利活動。
今年還開設了2023山東非遺購物節直播專場,邀請非遺傳承人到直播間分享技藝與産品,讓消費者直觀了解非遺産品背後的文化和故事。直播活動持續3小時,直播間匯聚了淄博陶瓷、濟南泥塑、煙&剪紙、楊家埠年畫、魯班鎖、威海錫鑲等非遺好物,以及東阿阿膠、周村燒餅、德州扒雞、平陰玫瑰、膠東花餑餑等特色非遺美食。直播活動還設立0.1元秒殺、紅包雨、入會互動等福利活動。據統計,本次直播專場觀看次數超8萬人次,成交金額、意向訂單超81萬元。
除日照外,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前後,全省各地在A級旅游景區、歷史文化街區、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等文化空間,同步舉辦650余場非遺購物節、非遺美食節、非遺進景區活動。其中,線下購物活動170余場,參與店舖600余家。
青島市開設非遺市集,推出青島市非遺主題館開館沉浸式首展——“山海”民俗主題展。臨沂市在王羲之故居舉辦非遺購物節,吸引了大批游客專程趕來逛景點、賞非遺、看演出、拍直播。德州市連續10天發放滿200減60、滿100減25等各種額度文旅惠民消費券。濟南市推出“泉潤非遺”首期數字藏品,包括濟南皮影、泥塑兔子王、萊蕪木版年畫、侯氏社火臉譜等4款産品。淄博、濰坊、濱州等地舉辦非遺美食購物節;泰安市在大宋不夜城組織70余個非遺項目進行展演展銷;威海市舉辦“山海有約樂享生活”非遺購物節;濟寧市舉辦“風近鄒魯禮樂中華”非遺精品展銷;東營市舉辦“黃河大集”展銷非遺手造産品;聊城、棗莊、煙&、菏澤等市也組織了非遺購物節及非遺演出。
“國潮熱”持續升溫
“非遺+”大有可為
非遺消費正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據文旅産業指數實驗室推出的《2022非物質文化遺産消費創新報告》顯示,2022年,淘寶&&非遺店舖數為32853家,較2020年增長9.5%;非遺交易額較2020年增長11.6%。非遺商品消費者規模已達到億級,90後和00後成為非遺商品消費主力。從2022年省級非遺消費人口規模和人均消費額看,經濟發達省份都居於前列,總體保持穩定增長。
非遺凝結着優秀傳統文化,是國貨的突出代表。中國已成為世界製造業大國,消費者對國貨的信任度越來越高,中國製造水平的提升也直接帶來非遺商品品質的改善。隨着文化自信不斷增強,人們消費理念發生轉變,“國潮熱”持續升溫。非遺通過與現代生活、現代審美、現代時尚相結合,不斷打造新的國潮品牌,不僅是非遺傳承的需要,對提升國貨品牌影響力也有着重要意義。
一個最新趨勢是,數字化已成為非遺熱的重要助推力。依託大數據技術來處理非遺信息的採集、存儲乃至傳播、利用,可以更為迅速地實現非遺的有效傳播,優化非遺傳承渠道,實現傳統資源和現代技術的有機對接和融合,從而為非遺傳承提供更為便捷的機遇和手段。數字藏品開發成為非遺數字化領域中的熱點。
近年來,山東省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績。《2022非物質文化遺産消費創新報告》顯示,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非遺産業影響力排名中,山東省僅次於浙江省、廣東省,居全國第三。山東依託新理念、新思路、新技術,不斷拓展非遺展覽展演展示方式;同時支持互聯網企業、科技企業、文創企業,積極搭建&&,助力非遺相關産業發展,實現生産性保護;積極開展非遺進景區、進校園、進社區等活動,推動非遺融入生活。
特別是山東非遺購物節至今已連續舉辦四年,取得了良好效果。針對手藝人不善經營、銷售渠道窄的問題,山東整合全省資源,與&&機構合作,開展線上購物節、線下展會、市集活動等,幫助手藝人商家提升運營能力,增強在消費市場的曝光度,從而有效促進了非遺商家的成長。
除非遺購物節外,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期間,山東全省圍繞“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 促進可持續發展”的主題要求,以非遺美食節、進景區看非遺等形式,策劃開展了一系列非遺展演展示展銷和互動體驗活動,對於助力非遺消費,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傳承的濃厚氛圍,推動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