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2022年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差異化評價結果的通報》,經綜合評價,確定濟南市歷城區等20個縣(市、區)為“高質量發展先進縣”。
通報指出,各級各部門要圍繞培育做強縣域經濟激發縣域發展活力,深化改革創新,提升服務效能,推動全省縣域經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和新舊動能轉換取得新突破,為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作出更大貢獻。
産業強 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産業興則縣域興,産業強則縣域強。
“要在壯大現有主導産業的基礎上引導企業往更高層面培育發展,努力為企業提供精準化服務,加速區域經濟發展與轉型。”歷城區委書記張軍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説道。歷城正聚焦發展數字經濟、生物醫藥、貿易物流、新興服務業“四大主導産業”,錨定“項目落地、産業培育、招商引資”三大主攻方向,向着建設省會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區鏗鏘邁進。
歷城區搶抓數字産業風口,發揮超算中心算力優勢,2月25日,濟南智能傳感器産業園中區迎來“開園”。作為超算數字經濟創新圈的“五大園區”之一的濟南智能傳感器産業園致力於集中打造“北區中關村國家實驗室濟南基地”“中區齊魯智芯輕量化生産製造基地”“南區集成電路産業綜合生産基地”。
在歷城數科集團工作區域,筆者看到機械手臂不停運轉,對設備進行組裝。“中關村國家實驗室濟南基地一期目前已全部封頂,計劃2023年9月竣工交付;魯智芯輕量化生産製造基地計劃今年5月竣工交付;南區集成電路産業綜合生産基地計劃今年6月竣工交付。
為保障産業發展,歷城區先後&&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招商引資招大引強激勵辦法等一系列政策舉措。成立濟南超算數字經濟生態創新圈服務中心,定制公交專班開通。推出一站式綜合服務&&,實現圈內事圈內辦。隨着産業招商項目的不斷簽約落地,預計到2025年,園區將基本形成傳感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機器人等新興産業集群,聚集企業約200家,提供就業崗位5000余個,年産值約200億元,帶動稅收約20億元。
近日,筆者在濟南生物醫藥科技園看到,其緊鄰經十東路的3棟寫字樓幾近完工,廠房區域的施工人員正緊張忙碌着,整個園區初現雛形。筆者採訪了解到,目前該園區一期工程整體建設已基本完成,北區、中區預計今年正式開園。
生物醫藥産業是濟南市重點突破的四大主導支柱産業之一,歷城區是全市最早布局生物醫藥産業的區縣之一,經過多年培育發展,行業規模不斷擴大,産業鏈條逐漸完善,集聚效應日益凸顯,並構建起“一院三區”産業布局。
即將開園的濟南生物醫藥科技園作為歷城區生物醫藥産業布局中的重要一環,將吸引40余家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生物醫藥關聯創新技術企業、藥物研發企業、智慧醫療企業和機構,年産值將超百億元,為全市生物醫藥産業鏈達到萬億級規模提供強勁支撐。
歷城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主導産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發展,澎湃着強勁動能,煥發出新的絢爛光彩。
招引強 築牢高質量發展根基
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是激活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
5月23日至24日,歷城區委書記張軍帶隊赴北京考察項目,先後考察了兩家數字經濟行業龍頭企業和三家知名生物醫藥公司,與企業負責人進行深入交流,全面了解企業投資意願,積極宣傳推介歷城,圍繞發展數字經濟、生物醫藥、貿易物流、新興服務業等四大主導産業進行對接洽談,並誠摯邀請各企業來歷城區考察調研,進行深度合作。企業家們&&,十分看好歷城區的發展前景及投資機遇。
今年以來,歷城區主要領導帶頭“走出去”,赴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開展招商引資活動。該區強化投行招商思維,實施“保、搶、挖”策略,用好用足超算創新圈、臨港開發區、自貿試驗區等園區招商優勢,促進知名企業和項目落地。
進一步完善招大引強激勵機制,實行招商項目“揭榜挂帥”制度,聚焦四大主導産業“建庫發榜”,讓能者“挂帥攻關”,用“真金白銀”獎勵功臣,最大程度地調動社會各界潛能。在“引進來”的同時,主動出擊,積極“走出去”,加快推動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跨區域間聯動,吸引更多項目來歷城投資興業。
該區堅持“招引+服務”雙輪驅動,積極主動為符合條件的招商項目兌現獎勵扶持資金。着力解決投資主體在融資、人才、技術等方面遇到的突出問題。同時,採取更加精準高效的舉措,盡心盡力幫助他們解決住房、醫療、家屬隨遷、子女入學等“關鍵小事”,着力以人才集聚促進産業興、發展強。
科創強 激發創新驅動新活力
科技創新是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
5月24日,在德國漢堡舉辦的ISC2023高性能計算大會上發布了最新IO500榜單,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構建的驗證性計算集群(Cheeloo-1),在10節點研究型榜單登頂奪冠,測試得分突破13萬,繼濟南超算山河計算集群在ISC2022奪冠後,超越歷史最佳紀錄15倍,這也意味着,濟南超算的存儲力問鼎全球。
歷城區依託國家超算濟南中心承載的“神威”“山河”超級計算&&的一流算力,打造“濟南超算數字經濟生態創新圈”,引入泉城省實驗室、濟南粒子科學與應用技術省實驗室、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等高能級研發&&和新型研發機構。
該區依託山東大學打造“洪樓創新圈”,山東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及下設的創新轉化基地聚焦金融風險、密碼計算等領域,先後導入科研和創業項目18個,申請省部級課題3項,孵化企業7家。依託齊魯空天信息研究院打造“工業北路創新帶”,以吳一戎院士為核心,集聚空天信息領域人才400餘人。
集聚活力創新孵化載體。歷城區突出專業化發展導向,形成浪潮雲創、濟鋼創智谷等以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為核心,創業企業、科研機構、金融機構、中介服務機構等有機結合的創新創業服務網絡。引進高層次人才創業項目落地孵化,提供租金優惠政策和全生命周期跟蹤服務,已入駐項目17個。持續深化與山東大學的政産學研合作,共建山東大學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基地,培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等創新發展新生態和産業發展新動能,已入駐項目團隊33個。
在新征程上推進高質量發展,既是“歷城使命”,也是“歷城機遇”。過往,歷城交出了美麗的成績單:連續9年入選“全國百強區”榜單;連續兩年入選“高質量發展先進縣”;榮獲2022年度全市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雙一等”。繼往開來,接續奮鬥,新征程上,歷城正鉚足幹勁、乘勢而上,匯聚各方磅礡力量,同奏發展“協調曲”,踔厲奮發向未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