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教育”開展攻堅突破行動-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05/26 11:24:55
來源:齊魯晚報

“威海教育”開展攻堅突破行動

字體:

  5月24日上午,山東省威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滿意在威海”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威海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威海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偉,威海市教育局黨組成員、三級調研員邵海東,威海市教育局副局長、三級調研員於明偉,威海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宋玉傑介紹基礎教育有關情況。

  2023年,威海市教育局圍繞“辦好發展事”“做好暖心事”“傳播開心事”“化解煩心事”4方面,確定了擴增優質資源、提高教學質量、強化服務措施、積極為群眾辦實事等18項工作措施;全市教育系統制定了40個“解決群眾教育訴求創新項目”和101個“為民辦教育民生實事項目”;特別是對近年來群眾反映集中的共性訴求進行梳理,加強市級統籌力度,從“提升學校餐廳飯菜質量、提高課後服務水平、擴增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等方面開展攻堅突破行動。提升學校食堂飯菜質量讓家長放心,讓學生舒心

  目前,威海市供餐中小學校共230所,就餐學生共24.71萬人,佔在校生總數的89%。隨着社會經濟發展和消費水平的提高,飯菜品質成為家長們關心的熱點。為實現讓廣大學生“吃飽、吃好、吃得營養、吃得安全”的目標,上半年,對全市學校食堂飯菜質量進行了全盤摸底調研。針對調研中收集到的學生、家長們希望豐富菜品、增加營養、保證衞生、便捷用餐等期盼,逐一制定改進方案,確保秋季學期開學前全部落地見效。

  豐富菜品供給。按照“一區市一方案、一學段一價格”的原則,綜合考慮物價上漲、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測算飯菜成本,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執行新的學校食堂價格標準,資金將全部用於提高飯菜質量。同時,建立學校食堂標準化菜單,豐富飯菜種類,在食堂顯眼位置每餐公示帶量帶價食譜,確保各學校“一道菜”同質量。

  便捷就餐服務。建立全市統一的學校食堂“米麵油蛋肉”原材料供應品牌庫,大宗食品統一配送管理,從源頭上保證質量。開發威海市學校餐廳信息化智慧管理系統,通過&&,家長能夠線上點餐,即時了解孩子就餐情況,便於食堂精準備餐,避免浪費,節約成本。

  提升管理水平。暑期期間,開展學校食堂更新工程,重點解決設備老化、落後等安全衞生隱患問題。定期開展食堂從業人員食品安全、職業道德、法律法規等培訓,成績合格方可上崗。各學校將採取增加保溫設備、科學控制飯菜出鍋時間、提高分餐效率等措施,保證學生吃到溫度適宜的飯菜。

  強化監督管理。建立餐飲質量長效監管機制,嚴格執行明廚亮餐和財務公示制度,每月公示食堂收支及結餘情況,按月開展收支核算,市、區市兩級教育行政部門每年進行1次學校食堂財務內部審計。同時,定期邀請師生、家長對學校食堂進行滿意度評價,虛心聽取意見建議,努力整改提升。創新學校課後服務模式減輕家長負擔,提高育人效果

  開展中小學課後服務是“雙減”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廣大家長十分關心的問題。為解決學生放學無人看護、家長請假接娃難等問題,市教育局持續深化課後服務供給側改革,推動課後服務提檔升級。

  保證課後服務覆蓋面。全市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全面開展課後服務,覆蓋所有有需求的學生和家長。學校“一校一案”制定課後服務實施方案,有效實施課後育人活動。對課後服務結束後仍有需求的學生,繼續提供延時託管服務,確保與家長下班時間無縫銜接。

  豐富課後服務課程體系。調動校內教師積極性,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科普、藝術、體育、勞動等社團活動。同時,在全省率先&&課後服務第三方引入和退出機制,遴選57家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入校,提供了包含輪滑、跆拳道、機器人編程、樂器、舞蹈等多種素質類課程,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

  提升課後服務管理水平。建成了集排課、選課、評價等功能於一體的中小學課後服務系統&&,為學校課後服務規範有效開展提供技術支撐,依託&&動態收集家長反饋的評價意見,推動學校持續提升課後服務管理水平。

  開發線上教育教學資源。依託威海智慧教育雲&&,開設“威海名師輔導講堂”。全市遴選名優教師450餘人,每週跟進教學進度,上線小、初、高3個學段17個學科優質課程,開展重難點知識講解、考前輔導等服務,供有需求的學生、家長、教師課後時間免費使用。自4月21日正式上線以來,已連續開展5期,製作課程資源190個,觀看超過26.2萬人次。擴增優質學前教育資源滿足家長便捷報名和上好園需求

  針對幼兒園招生過程中家長請假、現場排隊、攜帶證件、多方諮詢和反復跑腿的痛點,以及入園需求與空余優質學位信息不對稱的堵點問題,採取建設報名系統、加快公辦幼兒園建設等措施,努力滿足群眾在家門口上好園的需求。

  提高報名便利度和信息公開度。現正在組織研發全市統一的幼兒園招生&&,計劃6月底建成,招生期間,將利用&&動態公布公辦幼兒園空余學位數,打通入園需求與空余優質學位信息不對稱堵點;設立多層級招生熱線電話,快速解答家長問題;對無法完成網上報名的群眾,安排專人協助報名,實現市域內幼兒園招生“一網通辦”。

  積極擴增公辦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嚴格落實新建居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標準,確保新建配套幼兒園與住宅主體工程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年內,全市將新投入使用幼兒園7所,新增學位1750個,全部為公辦幼兒園。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將達到67%以上,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

  擴大優質幼兒園佔比。嚴格執行新版山東省幼兒園分類認定標準和評估細則,加強幼兒園分類管理和動態監管,對省級一類、二類、三類幼兒園進行重新分類評估認定,發揮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發展的激勵和導向作用,切實提升幼兒園辦園水平,擴大優質幼兒園覆蓋面。年內,力爭新增省級示範幼兒園13所、新增省級一類幼兒園25所,確保全市優質園總數達到300所以上,優質園佔比達到83%以上。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