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調查 | 山東膠州:&&+場景,家居産業更智慧-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05/25 09:23:31
來源:大眾日報

蹲點調查 | 山東膠州:&&+場景,家居産業更智慧

字體:

  5月23日,位於膠州市鋪集鎮的源氏木語智能家居産業園內一片繁忙景象。

  倉儲廠房前,沙發、床、餐桌椅等實木傢具正被裝上貨車,等待發往全國各地。

  展示大廳內,橡木、櫻桃木、胡桃木等製成的各式傢具按照客廳、臥室、廚房等場景分佈展示,帶貨主播熱情地推介着一款橡木懸浮床:“這款床的床腿設計成了倒梯形,不容易碰撞到……”獨特且人性化的設計引得線上粉絲頻頻點讚。

  “我們這共有傢具品類1萬多種,目前每天差不多有40車的貨物發出,貨值大概在1500萬元,隨着618年中大促的臨近,貨值會增長到2000萬元。”青島源氏木語家居有限公司倉儲中心經理魏延旺説。

  家居行業産業鏈長、分工細緻,中小企業佔據大多數。依託傳統木器傢具製造,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膠州市智慧家居製造産業集群成功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如何讓家居製造産業更智慧?怎樣打造黏性更強的産業生態?近日,記者到膠州市採訪。

  小企業“背靠大樹”

  青島界宏木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喬宏舉在傢具行業打拼近20年,之前為找訂單可謂絞盡腦汁,企業規模也不過千萬元。“大訂單基本上都被大的&&公司拿走了,我們小企業只能夾縫求生。”喬宏舉説,源氏木語智能家居産業園的落戶,讓他看到了“背靠大樹”的希望。

  源氏木語智能家居産業園由國內實木傢具龍頭企業——上海朵藝傢具有限公司投資30億元建設。“膠州的産業和區位優勢吸引我們落址鋪集鎮。”魏延旺説。

  木器傢具製造是膠州市的傳統優勢産業,形成了從原料、設計、加工、流通到市場營銷相對完備的産業鏈條。目前有傢具類生産企業600余家,産品涉及嬰兒床、地板、沙發和櫥櫃在內的各類傢具,可面向家裝、辦公以及酒店等不同應用場景,行業年産值近100億元。

  “我們主攻線上銷售和倉儲物流,絕大部分傢具都是以代加工的方式委託膠州的傢具製造企業生産。”魏延旺説,“在青島為我們配套的102家企業中,有71家位於膠州市,年交貨值15.5億元。”在行業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傢具製造、硬木基礎加工、物流等相關上下游配套企業快速在産業園周邊集聚。

  依靠多年積累的口碑和過硬的品質,青島界宏木業也經過層層審核,在2018年成為源氏木語的供應商,並在5年時間裏將産值做到了6000萬元。“和源氏木語合作後,訂單有保障,回款及時,企業有了長期穩定發展的底氣。”喬宏舉説,公司的訂單傢具品種在100個左右,既有沙發、櫥櫃這樣的大件,也有扶手這樣的標準件。

  隨着産業規模的擴大,産業園二期也在加緊建設中。“二期主要建設10萬平方米的雙層智能化立體倉庫,進一步提高生産效率。”魏延旺説,産業園自投産以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2022年銷售額達到60多億元。

  融闔家居場景

  對一個國家級智慧家居製造産業集群來説,傢具製造業只是其中一部分。要把傢具、家電、家裝等家居場景融合,才算建起一個真正的智慧家居製造産業集群。

  在少海匯智能家居展示廳,有一個智能廚房的應用場景,其中的設備都可以通過觸摸或者語音交互的方式使用。

  記者體驗了烹飪機器人現場煎牛排。當聽到記者發出“我想做牛排”的指令後,智能後&小屋管家馬上回應“我在呢”,並在觸摸屏上提供了多種牛排做法。記者選擇其中一種,按下烹飪鍵,隨着小屋管家“來了”的回應,兩個機械手臂左右開工,“熟練”地給牛排撒上鹽粒、胡椒腌制,將其夾入鍋中,調整位置,隨後翻面、煎烤……僅用10分鐘,一份美味的牛排就擺在眼前。

  展廳內的産品大都來自少海匯生態圈的成員企業。少海匯以“去中心化”生態圈發展模式整合行業資源,成員企業已達到66家,覆蓋19個家居細分門類,2022年總産值達到186億元。

  青島泰福智能家居有限公司專注於智能鏡櫃生産,是少海匯的成員企業之一,其車間的展示板上標注的不少項目訂單,都是從少海匯&&對接而來。

  “加入少海匯生態圈後,成員企業組團拿單,提供一站式服務,不僅降低了成本,而且提升了産品競爭力。”青島泰福智能家居有限公司總經理宋伯軍説。

  少海匯還建立了智慧家居領域首個工業互聯網&&,打通家居、家電兩大行業鴻溝,為成員企業提供不斷演變、持續進化的智能家居生活場景。

  “智能家居生活場景的迭代更新,催促我們企業持續錘煉技術、打磨産品。”宋伯軍説,“以前三個人每天能産出七八百片玻璃,上了智能切割線後,現在一天可以切割1200片到1400片,大大提升了生産效率。”

  邁向先進製造業

  在膠州,雖然家居製造業企業集聚成勢,但仍然面臨企業規模小、同質化嚴重、研發設計能力不足等問題,導致産業競爭力偏低。

  青島源氏木語家居有限公司産品供應鏈總監豆力平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我們産品的品類越來越多,但對於代加工企業來講,我們嘗試通過生産端重構和企業合作的方式,幫企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從‘傳統’向‘智能’轉型。”

  5月23日,在青島蒲公英木業有限公司的車間裏,工人們正為618年中大促備貨。在智能噴漆生産線上,隨着靈活的機械手臂來回翻轉,一片片原木板“穿”上了五顏六色的“新衣”。

  “在行業龍頭的引導下,企業上了新設備,省時省工,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大訂單的涂裝烘乾。”企業負責人遲雪琳介紹,“智能化生産不僅高效、綠色、環保,也讓企業在整個産業鏈上的分工更加精準。”

  “我們將整合人才、政策、産業、創新等資源,推動集群發展壯大,力爭把中小産業特色産業集群打造成先進製造業的集群。”膠州市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局長周兆和説。未來,膠州將推動傢具、家電、家裝三業跨界融合、集成創新,共建智能家居生態圈。(白曉)(完)

  

【糾錯】 【責任編輯:張建波】